杨达跪着说:“回陛下,微臣要来报告三件事情。”
“其一,皇城司截获了东海沿岸,有人发给倭国的密件。”
听到这话,秦霄心脏猛然一紧。
倭国处于东边的海岛之上,早就觊觎繁华的大周。
一直想找机会侵袭东南沿海。
而现在,居然有人通倭!
秦霄大怒。
倭人一旦跟东海的海盗联合起来,将使东海沿岸城市的情形更加不可收拾。
可秦霄怎么也想不到,有人会想当卖国贼,勾结倭国。
“是何人所写?密件里怎么讲?”
“微臣从截获的密件内容分析,此人应该是朝中的大臣,但因为信息不足,具体还不清楚,仍然在调查中。”
“但密件里,提到了我朝的最新政策,还有军队的布防。”
秦霄腾的站起,眸中射出厉色。
这些信息,都是朝中的重臣,才能接触到的。
秦霄很意外,大周的朝堂上,会有人勾结倭人,要当卖国贼?
秦霄沉声道:“不要声张,仔细地排查,你什么时候能查出来?”
杨达心中一惊,他明白,这是自己的机会,更是对自己的考验。
杨达紧张地思索下,到:
“微臣有一种学来的筛选法,如果陛下首肯,不出半年就能将次此人揪出来。”
轮到秦霄愣住,他本以为,这种事情很难查,没个三五年不可能查出来。
杨达却说,仅仅只要半年。
“筛选法是什么?”
秦霄问。
杨达回答:“这是微臣最近,刚跟许大人学的。”
“臣的想法,是先装作完全不知道此事,任由密件发往它该去的地方。”
“然后,陛下分别向某些人,发布一些不同的假消息。”
“如此地重复数次,皇城司就能通过截取密件的内容,通过这种筛选法,缩小嫌疑人的范围,最终确定此人。”
秦霄赞赏地点了点头。这办法可行。
只是,许墨他怎么会到这种方法的?
丰州又不可能出什么机密地大案要案,他提起筛选法干嘛?
秦霄纳闷地问:“许墨用这个筛选法,想干什么?”
听到问话,杨达有些心虚了,到:“许大人,他,他用这个方法来分辨真正的富商。”
“丰州招商引资的时候,许大人专门地出题,考那些投资人。”
“题目就是,能投多少银子?打算做什么生意?具体如何地运营……”
“许大人不管别的,只要谁给的银子多,就选谁。”
秦霄震惊了。半晌无语。
牛掰啊,搞银子的手法层出不穷。
“通倭一事,按你说法子办。”
“需要朕来调配的时候,速速地告诉朕。”
“另外还有二件什么事?”
杨达:“第二件,就是黄河泛滥一事。”
“沿岸的皇城司分支就地做过考察,问题很严重,只怕一年都撑不到了。”
听到这个坏消息,秦霄重重地叹了口气。
“朕也知道啊,准备近日下旨,在全国范围内征集徭役,治理黄河。”
杨达忙道:“陛下圣明。”
“还有什么事?”
杨达张了张嘴,过了会儿才道:“这,这有关太子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