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香江旧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15章:将计就计(2/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这是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赞扬孔夫子撰写《春秋》,让人知晓大义。

    垂范千秋!

    这是每一个读书人的梦想,可又有几人达成!

    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每当温栋梁看到此处时,都会默默合上,不发一言,走到书房中悬挂的书法大作之前,细细观之。

    周道衰,孔子没。

    火于秦,黄老于汉。

    佛于晋、魏、梁、隋之间。

    其言道德仁义者,不入于杨,则归于墨。

    不入于老,则归于佛。

    这是韩昌黎所著《原道》,他最喜欢此段,有些事是没由来的,喜欢便是喜欢,不喜欢便是不喜欢,于是请了名家书写于纸上,悬挂于书房之中,日日观看,想内观其法。

    但看了十几年,身上也没有增添半点仙气,还是一副脏心烂肺。

    荀子说得对,人之初,性本恶,持本心恶易,由恶转善难!

    佛祖云:持本心,方可见万物,那他就用一颗恶心去看万物吧!

    书房门口站着人,既不敲门,也不吭声,只是坐在门口的小凳上,默默看着时间。

    书房内的温栋梁,没去管书房前的人,而是坐回书桌前,继续看着《春秋》,想读出点微言大义来。

    两个小时的时间过去,门外坐着的人才起身,敲响了书房门。

    “进来吧!”

    温栋梁把手上的《春秋》收好,读到之处,用书签做好标记,才开口叫门外等候的人进屋。

    “温爷,事办好了,李达狮子大开口,要了四万块的好处费,我没应,想着回来跟您老人家禀报一声,不敢自作主张。”

    人进了书房,低着头,弓着身,来到书桌前三步,把拉拢李达的事,禀报给温栋梁。

    四万块可不是个小数目,在九龙够买一间三层唐楼,所以没敢擅作主张,所以乖乖地回来请示。

    李达肯收钱了?

    温栋梁感觉有点不可思议,之前自己不管如何威逼利诱,这个李达都不肯服半点软,嘴里叫嚣着袍哥儿郎,眼里容不下金银,只有肝胆相照。

    没想到这个铁骨铮铮的汉子,到了今日,也变成了见钱眼开的小人。

    真是世道无常啊!

    三万块,对于今日的温栋梁来说,九牛一毛,但得问清楚,冤枉钱不能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