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面则时不时传出惊呼声。
    郑森等人挤进人群,终于看清了里面的情景。
    却是一人在商铺前骑着自行车转圈。
    商铺招牌很醒目,曰:金陵自行车专卖店。
    商铺八开的门全部打开,相当于临街的一面四丈长的墙都敞开了。
    店内则放着一辆辆涂抹着油漆的自行车,看起来令人颇觉震撼。
    见有好几人正在里面挑选自行车,郑森便迫不及待的走进去。
    却在店门前被一位伙计迎上,拦住。
    “公子可是要购买自行车?”
    “没错。”郑森点头。
    虽然他还不知道价钱,但以他的身家,已经决定,只要不是贵到让人觉得自己是傻子那种程度,他就一定买。
    年轻的伙计笑道:“公子看到了,店内选车之人太多,若随意进人,怕是会挤爆门店。”
    “公子不妨先听我介绍一下这些自行车,有所了解之后,等出来一人,再进店挑选,如何?”
    郑森并不小心眼。
    排队这种事,南京不少有名店家都曾有过。
    他笑道,“那你就说说,说得好本公子不吝打赏。”
    活计虽然看出郑森是富贵人家,可听到起承诺,还是更加兴奋了。
    当即介绍起来。
    “我们金陵自行车厂乃是皇家产业,自行车则是由陛下指导研制出的,在城池之中骑行,要比坐轿、骑马都方便。”
    “目前我们上市的自行车主要有两款,一种是普通款,就是店内最多的那种,零售价188元。”
    “另一种是尊享款的凤凰牌自行车,乃是以敬献给皇后的第一辆自行车为原型半手工制造的。”
    “凤凰牌自行车产量十分有限,目前只剩五辆,零售价666元。”
    后面李仙根等人听得暗暗咋舌,心想,这自行车也太贵了点。
    普通款便要188元,须知,如今一匹寻常好马也要不了一百元。
    至于那什么尊享版的自行车,价格就更加夸张了。
    便是李仙根、余国柱都自觉买不起——至少他们自己拿不出那么多银钱,须得向家里讨要才行。
    至于王夫之就更不用想了。
    郑森却不假思索地道,“我想要一辆尊享款的,带我看车。”
    恰好此时有一人选好车出来,活计便喜滋滋地带着郑森进去看车。
    且不说打赏问题。
    他们这些活计,每兜售出一辆自行车,都是有提成的。
    虽然一辆车的提成很少,但积少成多,以当前自行车销售的火爆程度,一个月赚取上百元的提成都不是问题。
    郑森来到殿内,被伙计引到一茶座前坐下,先上了一小壶好茶,这才指着不远处的一辆辆尊享款自行车介绍起来。
    “公子请款,这些自行车骨架都是以精钢制造,车轮包裹杜仲胶、熟铁皮···”
    随着伙计的介绍,郑森对自行车了解更多,很快就选了一辆油漆颜色、造型都比较顺眼的,当场付银票买下。
    伙计这时道,“我们还负责教导骑行——公子请随在下到后院,那里宽敞。”
    郑森来到后院,在伙计的教导下,很快掌握骑行要领。
    但他发现,长衫骑车很不方便。
    好在他里面穿着最新款的长裤,外面长衫也是新款,衣摆不算长。
    但为了方便,他还是在伙计的建议下,卷起长衫,扎在腰间。
    郑森即会骑马,又常年乘船,甚至还联系过一段时间的跳梆,平衡感极好,因此没多大会儿就骑得稳稳当当。
    当郑森从后门出来,骑着自行车来到大街上,便让书童叫来了王夫之三人。
    这一刻,三人仿佛小了十岁,都围着自行车好奇的东摸摸、西摸摸,问来问去。
    “这就是自行车?”
    “果然是精钢作骨!”
    “明俨可会骑它?”
    郑森笑着道,“自然会骑,你们且瞧着。”
    后门所对的这条街行人相对少些,郑森骑上自行车,便咕噜噜地快速远去,还时不时地按一下车铃,提醒行人让路。
    若非卷起扎在腰间的衣摆有碍观瞻,样子还真是潇洒。
    “妙哉!妙哉!”李仙根忍不住鼓掌大呼。
    待郑森骑回来,李仙根立马提议试骑。
    郑森道,“这街上还是窄了,不太方便,不如我们回学校骑。”
    王夫之虽然还想着还书的事,却不好搅了几位同寝好友的兴致,便也跟着一起回校园。
    至于还书、借书的事,只能留在日后了。
    当郑森骑着自行车进入南京大学校园,自然引得许多学生侧目、询问。
    南京大学里有钱的学生不在少数,当日便有好些人跑去买自行车。
    或许尊享款极少有人舍得买,但能买得起普通款的却有不少人···
    日暮。
    南京紫禁城。
    刘升“下班”后又一次来到了坤宁宫。
    只见红娘子正满脸喜色地翻看着一本薄薄的账册。
    刘升见了笑问,“皇后如此高兴,可是自行车大卖?”
    “陛下英明。”红娘子难得如某些臣子般奉承了刘升一句,“才两日功夫,南京城内的两家自行车专卖店就卖了56辆尊享版自行车,878辆普通班自行车!共计盈利十几万元呢!”
    刘升在红娘子身边坐下来,揽住她的纤腰,笑道:“确实挺多的。”
    红娘子又道,“估计这般销量还会持续两三日,几日之后,才会锐减。”
    显然,红娘子很清醒,知道自行车这种生意都是开头火爆。
    能卖且有兴趣买的人买了,后面销量就会锐减。
    刘升道,“可以先在各繁华、富裕府城开分店,尤其是扬州、苏州、杭州等大城,有钱人可不少。”
    红娘子点头,“陛下说的是,不过,厂里的产量怕是要跟不上。”
    “那就扩大产能。”
    “那以后自行车销售减少,场子产能过剩该怎么办?”跟了刘升这么久,红娘子自然也学会了不少后世词汇。
    因为有些事情,必须用后世词汇,才能表达明白。
    刘升笑道,“自行车的市场可大得很,就算我大崋国内卖足了,还可以卖到海外。”
    “另外,自行车厂除了生产自行车,不也生产人力车、四轮马车吗?”
    “你不要只顾着推销自行车,也可以推销下人力车、四轮马车,它们同样市场不小。”
    “总之,有这三种车子在,只要产能不是扩大的太过分,都没问题。”
    “嗯。”听刘升这么一说红娘子更有信心了,“我回头就让下面的人筹算一番,看产能怎么扩大更合适。”
    刘升却是由自行车想到了汽车。
    不过以大崋目前的蒸汽机模型,即便强行生产出汽车,也不实用。
    更别说,汽车对橡胶轮胎依赖更大。
    与其考虑蒸汽汽车,倒不如先考虑制造蒸汽轮船以及铁甲船···
    两日后。
    刘升再次摆驾至龙江造船厂视察。
    这一次,主要是看铁甲船的制造进度。
    以大崋目前的科技和工艺水平,想要直接生产钢铁战舰并不可行,便是生产铁甲舰,也是有一定难度的。
    自刘升在乾元元年第一次视察龙江造船厂起,便下令组建了“铁甲舰研制团队”,进行一项项技术及工艺的工关。
    直到今年,才算是攻克了所有铁甲舰的所有建造难题。(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