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房穿明末,开局后门通北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94章 贩钱海外,云南攻势(1/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此番涉案的私钱铸造者共有十三人,他们往日的私钱行销范围则覆盖大半个南直隶。”

    解学龙拿着奏本向刘升汇报导。

    事实上,关于此案的各种文册、报告等,已呈送至刘升案头。

    如今又当面汇报,是为了方便君臣即时讨论案件中的一些问题。

    这不,刘升了解了汪恩文等十三名私钱铸造者的背景后,便产生了一些疑问。

    “这十三人基本都是不小的地主,有的祖上甚至是前明官绅,甚至有表面是书香门第的。”

    “按理讲,这些人不论是种田,还是经商,收入都不算少,为何要会选择铸造私钱?”

    “私钱的利润很高吗?”

    听了刘升这番话,几人相互看了眼,还是国库司郎中易应昌做出了回答。

    “回禀陛下,据臣所知,私钱利润确实要比种田收租高些。”

    “至于说与经商相比,就要看做什么生意了。事实上,这些人其实就是把私钱当做一门生意去做。”

    “大多数生意若做不好,便会赔本。但私钱却是稳赚不赔的生意。”

    “不过,论赚钱,私钱其实在国外赚得更多。”

    “朝鲜、日本以及安南、缅甸、南洋诸国,或不铸钱,或本国钱币被百姓弃用,多以我国钱币为主。”

    “所以,若将铜钱贩往海外,获利将数倍于国内。”

    “当然,铸私钱者若想贩钱海外,须得出货足够大,且与海商有关系才行。”

    刘升有些惊讶。

    他穿越前虽然看了不少明朝小说。

    却是头回知道,明代的私钱商人竟能将生意做到海外去!

    且从海外赚的钱比国内还多!

    想想就觉得不可思议。

    不过,这倒也让他进一步明白,为何之前私钱如此泛滥了。

    因为朝廷铸造的钱币不仅要够国内用,最好还有“外汇”的份儿。

    不然的话就不够用。

    如大明这种在财政方面一塌糊涂的朝廷,多半是意识不到这点的——或许有的大臣知道,但未必会跟皇帝说;即便有人说了,问题也未必会得到重视和解决。

    所以,从一开始,大明官方铸造的钱币就是相当不够用的。

    这就给了私钱产生并泛滥的机会。

    除此,刘升还联想到另一件事。

    “既然私钱贩往海外能获得不小的利润,为何朝廷不接过这个生意?”

    听刘升这么问,除白晓生外,解学龙、苏观生、易应昌皆愕然。

    他们虽知刘升倡导治理国家需不耻言利,可听刘升想要抢私钱贩子的生意,还是很惊讶。

    回过神来。

    易应昌道:“前明官府铸钱尚且不够国内所用,自不会考虑贩往海外。”

    “再则,前明朝廷不重商贸,与海外诸国从无商贸往来,便是能铸造多的铜钱,怕是也不会做此想。”

    刘升一笑道,“前明不能做,咱们大崋却能做。若能让周边诸国都以我大崋铜钱为民间主要货币,日后便可以钱币影响该国民生,进而威慑该国。”

    三个出自前明的大臣再次呆住。

    等回过味儿来,都不禁面色古怪。

    只觉得这位大崋开国皇帝实在太阴险了,竟能想到通过钱币影响他国。

    易应昌是几人中对财政懂得较多的一位。

    他想了想,还是提醒道:“陛下,即便朝鲜、日本等周边诸国皆用大明铜钱,想要以此对该国造成严重影响怕也颇难。”

    “这些国家虽用我国铜钱,却也用金银。尤其是大宗交易,基本都以金银为主。”

    “用铜钱者多为小民——即便小民用钱困难,恐怕这些国家的朝廷也不会在意什么,甚至会趁机推行本国制钱。”

    刘升笑容不减,问:“如果将我国银币也推销到周边诸国呢?他们会不会舍弃银锭、碎银,转而习惯上我国银币?”

    易应昌皱眉,不解道:“我国白银自用尚且不足,如何能推销往海外?”

    刘升听了有点失望。

    “易卿竟想不明白此间关系吗?咱们的一元硬币用银不过七钱二分,即便拿到海外,不当一两,只当八九钱,也是赚的。”

    “事实上铜钱也是如此,我国铜自用不足,但若将铜钱贩往海外购铜,运回来铸造成更多铜钱,再销往海外。”

    “如此循环往复,自然能将周边诸国的铜、银乃至黄金,都慢慢地赚过来。”

    这番道理刘升讲得简明易懂。

    不仅易应昌听明白了,就连解学龙、苏观生、白晓生也听明白了。

    说到底,还是他们没有真正习惯将经商之道用在国与国之间。

    其实这个道理还能推广到更多方面。

    也即是后世,发达国家利用其它国家的物力、人力生产高端商品,在返销回去,赚取更多的资源。

    如此循环往复,以该国之养分,壮大本国。

    刘升不继续讲,是因为跟眼前这几人讲了也没用。

    其中只有易应昌属于财政部臣工,另外三人都属于别的部门。

    况且这事也不是他开开口,在这里过年大臣们议论几句,就能办成的。

    这种国家大计,至少也得五年、十年乃至更久的布局,方能见到效果。

    因此,在几人回味刘升这一番话中的治国之道时,刘升却话语一转。

    “回头绣衣卫再审一审这些个私钱贩子,看他们中是否有贩钱海外的。”

    “另外,审刑部回头也要给地方审判局下令,若抓住了有贩钱海外经历者,当详细审问,多获取相关情报。”

    “如此,待过一两年时机成熟,国贸司便可以将这贩钱海外的生意做起来。”

    白晓生、解学龙一起应道:“是。”

    国贸司本是国库司下属机构,今年才被刘升提出来,独立为财政部下一司。

    其专门负责管理以大崋朝廷、地方官府为名义的一些厂坊乃至商铺,同时也负责处理一些朝廷抄剿的犯人资产。

    可以说是如今财政部下排名前五的重要职司。

    如此次汪恩文等十三名私钱铸造者,几乎都被判处流放,即到边疆为苦役若干年。

    家产也都被查抄。

    虽然这十三人在应天府都中算中小地主,却也总共查抄了两三万亩田地、大几十家商铺,以及价值上百万两的金银珠宝。

    这里面,除了金银直接移交给国库司,田产、商铺、房产以及珠宝、字画等,都会交给国贸司处理。

    商铺、房产、珠宝字画等多是拍卖,只有少数合适的留作公用。

    至于田产,或当做军功田赏赐给有功将士,或当做官田佃给失地、少地的农民。

    由此可知,国贸司这个衙门权力大、油水足,很容易滋生贪腐。

    但不能因为容易滋生贪腐就不设立。

    在刘升看来,对这种油水多的部门加强监督,多清理“蛀虫”就是了。

    ······

第494章 贩钱海外,云南攻势(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