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实在不明白,刘升为何不取信阳州、光山、罗山等地,便去取数百里外的襄阳。
所以才提出了让刘升娶妻妾、多生孩子的建议。
虽然刘升没明说,但通过“精舍”、各种宝物、“神通”,以及刘升孤身一人没有亲族之事,李长文心里已经默认刘升是“谪仙”了。
毕竟刘升没有亲人、宗族帮衬,若是再不让“后宫”干政,他再崋部哪儿有多少“自己人”?
在初六这天,李长文离开前,甚至偷偷跟刘升讲了这样一番话。
此时的驻马店真就如其名,只是一个因驿站、官道而兴起的集市。
“大帅既无亲族帮衬,就只能依靠外戚了。因此,若时机合适,希望大帅能尽快多娶几房侧室。
襄阳虽然离汝宁不远,却也不近。
大明崇祯十四年,西元1641年,正月初五。
黏土确山不说很多吧,却也不缺。
石灰石又比较常见,民间烧石灰的工坊(石灰窑)并不少。
况且,北美那边目前还没发现大的石灰石矿呢。
另外,八大王、曹操之流若是从四川突破明军包围,必然会再入湖广,介时湖广将天翻地覆。
须知,他既然要改天换地,义军在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内必然是以攻城战为主。
他既然预备在确山这边建立水泥厂,北美那边肯定也要建立的。
她不仅依旧任此将职,还兼任天目山民政总管——确山县亦在其管辖范围内。
此外,水泥生产分为干法、半干法、湿法、半湿法。
刘升麾下这些团级将领,战略眼光其实还很一般,且大多出身底层,对战略上的事并没有太多想法,基本上是唯刘升马首是瞻。
到了明代,石灰已经成为一种比较常见的建筑材料。
若是想让石灰具备一些别的特性,可以在与石膏混合这一步再添加些别的混合材料、添加剂。
“参见大帅!”
刘升反正有相关资料,准备都拿出来交给工匠去试验,看那种合适,就用哪种方法生产。
同时,郑二砫、张遨、黄敢三人被提拔为团副,并仍兼任原所领营指挥。
···
正月初七。
也许明年平民大众的生活就会有明显改善,不再像现在这么贫困穷苦···
十二月二十九,刘升回到了北美,与北美移民们一起过大年。
刘升听了好笑,却也没拒绝,马虎应道:“我会看着办的。”
刘升笑着道,“石灰确实难赚大钱,但水泥却可以。”
如今确山、遂平、汝阳都在崋部手里,驻马店自然也早被崋部拿下——早在去年刘升带兵去攻打遂平的路上,驻马店就在数千义军面前投降归顺了。
<div class="contentadv"> 刘升选在此处召开会议,并非有什么后世情结,纯粹是因为此处离确山、汝阳、遂平都比较近。
所以若阵面对流寇,他们反而会有很大心理优势。
此前也是结寨自保的。
李长文等人也都很识趣,没哪个为此事劝谏的。
原营指挥张谷英为团副,军政员王伟由营级升为团级,原营副石十五升为第五团第一营指挥。
索性“一意孤行”一回。
听到这话,众将领确实稍松口气,同时也被“新建第五团”转移了注意力。
刘升当即将水泥的一些知识跟红娘子说了。
此外,红娘子并没有如大多数人猜测的那样卸任常备军第四团指挥之位。
尤其是红娘子,原本就很靓丽,柔美中带着英气。
在明末已经发展到镇子的规模,有上千户人家,好几千人口。
有了煤矿、蜂窝煤厂、焦煤厂、石灰厂、水泥厂等一系列产业,确山想要发展起来确实不难。
第六团指挥为胡东流,团副沈兆先,军政员魏骏杰。
奇袭襄阳?
刘升这番解释并不详细,有不少含糊的地方,自然难以说服杨和庆等人。
简单来说,就是常备军再增加四个团!
由胡东流、毛诚国、史进才这三个团副,以及胜捷营指挥赫连岳,各带一营常备军,再各与四个民勇营结合,组成常备军第五至第八团。
当然,他们也知道崋部军队相较其他农民军,便是民勇也能勉强称一声“精锐”。
“水泥是啥?”
不过随着华部势力范围扩大,小型石灰石矿应该不难找到。
将官们骑马最迟两个小时就能赶到。
同行多,竞争激烈,市场需求就那么大,自然难以通过烧石灰赚到大钱。
刘升与红娘子完婚。
彭有义最激动,问:“大帅,俺们可是又要扩军了?”
刘升也知道这番话没多少说服力。
当然,为了保密,确山这边的水泥厂,崋部肯定是要派兵把守的。
在攻下汝阳后,刘升让杨和庆等人以难民中的独身青壮男子为兵源,继续编练民勇。
时至今日,汝阳又多出了12个民勇营。
所以目前崋部义军共有民勇营32个!
第二更。
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