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说。 维克托的计谋十分有效。 十天时间,实在太短。 维克托根本不可能效仿彼得大帝,到民间去切身体会大夏的制度优越性到底在哪。 那么,只剩下一个办法。 就是问人! 问谁? 当然是大夏有学识的人,也就是读书人,特别是那些饱读诗书的大儒! 问题是。 维克托就这么直接去请教大儒,问人家,大夏为什么会这么富强,这么强大? 大儒又不是傻子,怎么不可能说。 就算说了,也不过是一些皮毛,甚至是假话! 但是。 维克托是叶卡捷琳娜赏识的外交大臣,自然是一个聪明人。 他以辩经为名义,先挑起读书人的怒火,再许以重利。 到了最后,名为辩经,视为请教。 读书人不仅得到了真金白银,而且也出了风头,如此一来,面子里子都保住了,自然就把实话说出来了。 十天时间,转瞬即逝。 这些天,鸿胪寺门庭若市,读书人络绎不绝。 维克托花了上万两黄金,却也物超所值。 刚开始来的读书人,可能只是儒生。 到后来,有不少大儒听闻维克托在鸿胪寺辩经,也就联袂而来。 其中甚至有一些大儒,在翰林院为官,是名副其实的清流。 当然。 这些清流,可不是为了这区区一百两黄金,单纯是为了名声! 毕竟。 他们每日在朝堂上,被皇上打压的太厉害,憋屈的很,只能来这种地方,享受被人尊敬,受人吹捧的感觉。 这十天里,维克托对大夏的文化,有了相当深刻的了解,并且整个人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他初来乍到的时候,还是罗刹人的装束。 可是现在,维克托却换上了一袭青色儒衫,金色的卷发蓄起来,手中拿着折扇,桌上放着一杯清茶。 他已经被大夏的文化,彻底征服了! 此刻。 维克托手中捧着四书五经,摇头晃脑的诵读着,心中感慨万千。 这圣人学说,真是极有道理啊! 难怪大夏在千百年来,一直都如此强盛,其秘密就是儒道! 大一统! 书同文,车同轨! 还有科举制度! 一切的一切,都跟儒道有直接的关系。 罗刹帝国虽然疆土广阔,吞并了不少的国家,是世界上最大的帝国。 实际上。 罗刹却不是铁板一块,除了君主之外,各地方分为不同的加盟国,都有自己的国主。 这些国主,掌控了地方的财政和军权,名义上效忠罗刹皇帝。 但是实际上,一旦君主弱势,他们就会进行叛乱,宣布独立,甚至是取而代之。 这就是典型的西洋分封制。 然而大夏名义上是封建王朝,实际上却是一个集权国家,军政大权全都掌控在皇帝的手中! 皇帝才是国家真正的主人! 也正是因为如此。 秦昊才能不断进行改革! 相比之下。 罗刹女帝虽然也自称皇帝,却被长老院,以及各地的国主,家族,乃至将领制衡掣肘。 当然,还有教宗那位大牧首,甚至可以册封和废黜罗刹皇帝,其权力更是凌驾于皇帝之上! 以罗刹女帝手中的那点权力,想要学习效仿大夏的制度,去推行改革,本身就是不可能的事! 而大夏皇帝,是如何约束臣子呢? 靠的是儒道教化! 只有教化,让文武大臣都只认皇帝,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君为臣纲,父为子纲。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用儒道礼法,去约束臣子,让他们知道仁义礼信,提升道德观,不会轻易的叛乱。 再用盐铁之政,去掌控帝国的财政。 如此一来,各地国主的权力,就会大大受限,只能开君主的脸色行事。 同时。 还需要推行一样的文字、语言,让帝国各地的不同民族,说同样的话,以此来加强认同感,最终形成一个具有凝聚力的强大民族。 而且。 在各民族融合,使用同样的语言和文字之后,才能推行科举制度,从民间去选拔优秀的人才。 根据人才不同的才能,要么入朝为官,为帝国效力,要么是当一个工匠,去进行发明创造,来提高科技水平。 只有这样,才能建立一个世界上最伟大的国家,千秋万世,江山永固! 维克托很激动,同时也很失落。 激动的是,他终于找到了大夏强大的秘密所在,正是儒道。 失落的是。 大夏以儒道为尊,已经有上千年历史。 也就是说。 罗刹帝国如果现在开始学习儒道,直接就落后大夏至少一千年! 更何况。www.ba1zw.com 罗刹帝国内,还有教宗存在。 儒道这种东方思想,想要在罗刹广泛传播,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是面对着难以想象的重重困难。 无奈之下,维克托只能入宫,面见女帝,将这十天的所得,一五一十告诉叶卡捷琳娜。 富丽堂皇的宫殿中。 叶卡捷琳娜坐在椅子上,听得十分认真,美眸不断闪烁,这是她在沉思。 许久之后。 维克托终于说完,叶卡捷琳娜开口道:“这么说,大夏强大的秘密,是他们的文化,也就是儒道?” 维克托笃定:“绝不会有错!那些大儒们的说法全都一模一样!大夏的强大,是因为儒道!” “何况,皇上是儒道圣人!而且著书立说,创建心学,还注释了前代圣人的《格物致知篇》。” 种种证据摆在面前,叶卡捷琳娜被说服了,轻轻点头:“原来如此!原来,儒道才是大夏强大的秘密!” “可是,咱们已经落后了大夏上千年,现在开始,罗刹从头学习儒道,还来得及吗?” 维克托摇头:“若是自己琢磨,必定来不及!不过,大夏有一句话,叫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青出于蓝胜于蓝!” “陛下,您可以邀请大夏的读书人,乃至大儒,前往罗刹帝国建立书院,进行讲学,传授儒道经要。” “罗刹帝国幅员辽阔,横跨千里,带甲百万,将士们骁勇善战!” “然而,国家太大,民族太多,各族混居,所用的语言、文字都不相同,族群之间割裂,无法统一!” “若是罗刹能独尊儒术,确定君权神授的思想,实行君主集权,将所有的权力集中在陛下手中!” “那么陛下就可以推行改革,打压教宗和贵族,进行科举考试,从百姓中选拔人才!” “如此一来,罗刹变得跟大夏一样强大,指日可待!” “有朝一日,必定能超越大夏,青出于蓝!”
https://www.ba1zw6.com
第二千五百三十四章 独尊儒术,青出于蓝(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