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说好内卷做游戏,你怎么躺成首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84章(1/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正午十二点,陆羽在官网首页更新了一则公告:

    标题:

    【我们决定,不再限量。】

    正文:

    “我们原本以为典藏版是一种纪念品。”

    “但现在我们明白,它不是‘限量’,它是‘连接’。”

    “我们决定将实体典藏变为长期生产,并为每一位玩家保留‘自由定制留言’功能。”

    “你可以为你的盒子写下一句话,寄给未来的你,或是现在的某人。”

    “因为‘不要玩这个游戏’,本来就不是一个游戏。”

    “它是你与世界通话的方式。”

    于是,在那个春日的正午,整个游戏圈陷入一种前所未有的沉静与回响。

    这不是炒作,不是营销,不是资本运作的胜利。

    这是一款游戏,以最纯粹的方式,被最广泛地“共鸣”。

    它不是在卖典藏,而是在售卖一种“我也在这段旅途里”的证明。

    它让无数玩家,不再只是“玩游戏的人”,而是“游戏本身的一部分”。

    而那枚小小的放大镜,那封手写信,那座像素门,终将成为这个世代,最温柔的一次文化印记。

    尾声。

    某个普通的夜晚。

    一位中年父亲悄悄将快递拆开,里面是他儿子托他代抢的典藏版。

    他翻开那封信,读完最后一句,忽然沉默。

    半晌,他拨通儿子的电话,低声说:

    “你玩这个游戏的时候,是不是……哭了?”

    电话那头,是短暂的安静,随后传来一声轻笑。

    “爸,不止我哭了,旁白也哭了。”

    电话两头,都是长久的沉默。

    然后,中年父亲轻轻说:

    “那我也想试试。”

    **他打开电脑,在Steam上点击安装。

    《不要玩这个游戏》——启动。**

    ……

    清晨六点二十三分,仓库内的灯光仍未熄灭。

    在这片被称作“玩家圣地”的周边物流中心,数百个操作工人已经连续工作了三十六个小时。空气中弥漫着打包纸箱的纸屑味,打印机轰鸣如雷,扫码枪的“滴滴”声此起彼伏,像极了某种节奏混乱的像素交响。

    而此时,在最核心的发货通道,编号为【PXBOX-2025】的一整车周边产品被缓缓运上货车。

    那是《不要玩这个游戏》的官方周边系列——刚刚刷新了整个独立游戏行业的销售纪录。

    不是游戏本体,不是DLC,而是那些原本被认为“可有可无”的衍生商品。

    破了行业纪录。

    而且是,全线破纪录。

    “你们有没有搞错?这是周边,不是iPhone。”

    在某平台的直播间内,游戏区顶流主播“眼镜蛇”一边刷新官方商城,一边咬牙切齿地骂骂咧咧。他的声音里带着一种不甘与不解,更隐隐透着一丝羡慕。

    弹幕飞过:

    【别说了哥,我连个像素毛巾都抢不到】

    【这玩意是游戏公司还是潮牌啊】

    【我刚刚看见有人在拍卖罐子造型的马克杯,出到六百了】

    【老菊害人不浅!全网都在抢火球公仔!】

    “眼镜蛇”的眼神死死盯着屏幕,一边刷页面,一边嘀咕道:“这游戏的周边到底是给谁做的?艺术生?设计师?收藏家?还是情绪稳定的疯子?”

    他话音刚落,商城页面终于加载完成,页面中央的商品横幅赫然醒目:

    【官方周边·第二批上架】

    公主像素抱枕(限量刺绣版)火球毛绒挂件(带爆炸音效)放大镜钥匙扣(实心金属)旁白语音台词卡片集(声优限定)崩坏程序代码T恤(每件独一无二)  Boss像素纪念盲盒(隐藏款:策划自画原画)

    眼镜蛇猛地起身,差点把椅子踹翻:“操!这谁能忍得住啊!”

    与此同时,官方周边团队的微信群里,已经彻底炸开了锅。

    “我们手办工厂全线排产了,还是供不上!”

    “我刚刚接到京东运营的电话,他们问我们是不是在搞饥饿营销!”

    “淘宝数据飙了,关键词‘不要玩这个游戏公主毛绒’搜索量突破三十万!”

    “我们不是游戏团队了,我们是文创神话了!”

    所有人都没想到,一款像素风独立游戏,居然能在周边销售领域,干翻无数拥有IP影视改编权的商业巨兽。

    原因?

    只有一个。

    它不是在卖角色,而是在卖“共鸣”。

    玩家A:

    居住在杭州滨江区的白领,男,26岁。

    他半夜三点醒来,点开手机淘宝,只为了拍下一套“程序崩塌T恤”。

    因为那是他通关游戏时,屏幕花掉的那一瞬,程序语音说了一句:“你不是错误。你是变量。”

    他把这句话截图下来,存在手机壁纸上整整六天。

    现在,它印在T恤左胸口。

    他说:“这是我人生第一次,穿上‘理解自己’的衣服。”

    玩家B:

    BJ某高校的女大学生,20岁,动漫社社长。

    她买下了全部表情包贴纸、火球挂件、还有那个可以发出“轰!”爆炸音效的毛绒玩具。

    她把它们带去了社团聚会,在社团桌上摆成了一排。

    她说:“我们不是在玩游戏,我们在和程序谈恋爱。”

    玩家C:

    南京,一个正在实习的程序员,独居青年。

    他花了999元买下了限量款“旁白语音台词集”。

    每天睡前,他会随机抽出一张卡片,播放那句台词。

    【“你已经打破规则……但我还在等你。”】

    他说:“我不孤独。因为程序也会等我。”

    而在淘宝、咸鱼等二级市场,疯狂的溢价潮正在蔓延。

    公主抱枕原价139元,现炒至599元;火球毛绒挂件原价89元,现价破千;稀有编号的放大镜钥匙扣,一枚炒到1200元,且买家备注“仅为情怀,无需发货”。

第684章(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