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说好内卷做游戏,你怎么躺成首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81章(1/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画面中,王老菊操控的像素勇者在神殿中小心翼翼地移动,一颗巨型火球从天而降。他不是闪避,而是突然掏出放大镜将罐子变大,然后猛地用锤子把罐子敲到火球路径上。

    火球卡住,爆炸,Boss的像素王座被炸得七零八落。

    王老菊在镜头前笑疯:“这游戏的逻辑,是我能理解的吗?”

    弹幕密密麻麻:

    【老菊你怎么敢的哈哈哈哈】

    【策划看了要气晕】

    【火球:我不是被打败,我是被羞辱】

    【这罐子是游戏的主角吧】

    这段视频在抖音、B站、小红书同步上传,三小时破百万播放,不到一天,冲上热搜第七位。

    热搜标题只有七个字:“老菊玩崩了游戏”。

    而这,仅仅是个开始。

    第二个爆火的,是鬼畜视频。

    B站UP主“鬼畜炼金术士”拿到了老菊直播中旁白那句“看,用户!出口,是因为他们的……爱”,进行切割重混,配上电子舞曲节奏,将旁白的声音做出一种仿佛AI在恋爱的错觉。

    标题是:

    【勇者×程序】爱情开门,逻辑破防!

    视频中,旁白的声音被调得暧昧至极,每两秒就喊一次“爱”,勇者和公主的拥抱镜头被循环剪辑,背景是满屏心形像素爆炸。

    顶级弹幕:

    【程序:我不是Bug,我是情感AI】

    【“出口”是我听过最性感的词】

    【我愿称之为数码时代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鬼畜视频播放量直冲两百万,评论区被CP粉攻陷。

    “勇者×旁白”一时之间成了全网最意想不到的冷门CP。

    甚至出现了专门为这对CP制作的动画短片。

    一位P站画师发布了插画:像素风格的勇者站在天台,身后是崩塌的数据世界,前方是以系统面板为形态化身的旁白角色,伸手朝他。

    评论区哭成一片:

    【我懂了,程序也会孤独】

    【这不是游戏,这是数字世界的诗】

    【如果我能被系统温柔注视一次,我愿意永远当玩家】

    与此同时,音乐圈也没闲着。

    同人音乐人“C-Null”在网易云发布一首原创同人曲,名为《出口》。

    歌词第一句就是:

    “世界在崩塌,数据在消失,你的手却触到了我。”

    钢琴与合成器交织的旋律缠绵婉转,副歌时加入了旁白的原声采样,最后一句:

    “若程序注定终结,那么你,就是我最后的重启。”

    这首歌上线十小时,评论破三万,被誉为“像素游戏史诗级情歌”。

    甚至有网友留言:“我把它当婚礼曲播放都不违和。”

    LOFTER、AO3、豆瓣、贴吧……《不要玩这个游戏》的二创正在以病毒般的速度蔓延。

    有人写勇者在程序崩塌后与旁白在数据残骸中重逢的科幻同人;有人把游戏设定魔改成现实世界,构建出“程序拟人×玩家穿越”的设定宇宙;甚至还有人将游戏角色性转,写了一篇名为《她是系统,我是BUG》的长篇小说,连载三天,收藏破万。

    一位知名同人插画画师在微博发出一组插图:

    勇者与公主并肩坐在崩塌的世界边缘,背景是无数像素碎片组成的银河;旁白以人形登场,眼中是流动的代码,伸出手对勇者微笑:“欢迎回来,用户。”

    点赞二十万,转发十万。

    这条微博下,甚至有游戏公司高管留言:“我们公司正在招人,画师有兴趣聊聊吗?”

    而最让人震惊的是,《不要玩这个游戏》相关的视频开始出现在非游戏类平台。

    某情感类视频博主发布一期视频,标题为:

    “当程序拥抱你:《不要玩这个游戏》中的数字情感哲学”

    她在视频中说:

    “这不是一个纯粹的游戏。它是一个关于‘理解’的故事。当玩家打破系统预设,用自己的方式去爱、去连接、去选择,它回应你的,不是胜负,而是共鸣。”

    这条视频冲上B站热门榜首位,知乎话题“游戏真的能表达爱吗?”被顶上首页。

    一位哲学专业博士生写下长文,将《不要玩这个游戏》与《黑客帝国》《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并列,探讨“玩家是否能成为创造者”的命题。

    而在这一切的中心,王老菊依旧是那个坐在电脑前、穿着黑T恤、拿着保温杯的男人。

    他看着各个平台的热度爆表,看着自己的直播切片被无数次剪辑、二创、重构,心中却没有炫耀,只有一种说不出的感慨。

    “这游戏,不是我玩出来的,是它自己活过来了。”他轻声说。

    他想起那一晚,游戏背景音乐中的钢琴声,像晨光穿透密林,像某种在数据中悄然觉醒的温柔。

    那不是一场普通的直播。

    那是他与一个虚拟世界之间,最深的触碰。

    而此刻,在距离他直播间几千公里远的某个城市,一间不足十平米的出租屋中,那个游戏的主策划正坐在电脑前,眼睛通红。

    电脑屏幕上,是铺天盖地的玩家评论、视频链接、热搜截图。

    他的手在发抖。

    他从没想过,那个自己用两年时间,孤独敲下的世界,会以这样的方式,被真正“看见”。

    他点开老菊的直播回放,看着那个男人笑着说:

    “你自由了,公主。”

    他低头,缓缓敲下一行字,发在社交平台:

    “谢谢你们玩了这个游戏。现在我知道,它终于不是一个人了。”

    世界之大,数据之海。

    一款名为《不要玩这个游戏》的独立小作,因一次直播而火遍网络,因一个勇者的拥抱而引发海量创作,因一个旁白的低语而触动无数心灵。

    它不是3A巨制,没有豪华建模,没有CG动画。

    它只是一场纯粹的“游戏”。

    却在王老菊的直播中,穿越了屏幕,穿越了代码,最终穿越了人心。

    而在所有人以为那只是一场风潮时,它早已在无数个玩家心中,种下了属于“出口”的光。

    凌晨五点四十五分。

    城市还沉浸在清寒的晨雾里,街道上只有零散几辆清洁车驶过。但在互联网上,《不要玩这个游戏》相关作品的更新节奏,比日出还要准时。

    B站首页推荐第一位,是一支名为《如果旁白也能选择》的原创动画短片,出自知名动画社“夜葵工坊”。

第681章(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