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国:谁让他做谋士的?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八十章:坏了,天道有轮回(2/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一旦丞相取得北方,则定要治理南方,若是取不下,间隙可从此开始。

    这已经不是计策了,此乃是战略布局,在挑拨离间上,此略非常高明,正在暗中挑动张韩的地位,有朝一日,就会让他万劫不复。

    只是等待一个机会,一个导火索而已。

    这背后谋画之人,不可说不高明,但是他们两人第一时间心中浮现的人影,其实还是那位士人之中的领袖。

    杨彪。

    只有他,才能有如此之能,表面上亲和曹氏,但暗地里也向着袁绍,并非是轻谁重谁,而是稳住局势,把水搅浑。

    “文和先生的确心思过人,这都能洞察出来?”

    郭嘉虚着眼睛看向他,说实话,这一刻连他都有点佩服这小半老头,才学是后学积累的,但是这种洞察秋毫的能力,与生俱来呀。

    “凑巧罢了,”贾诩谦和的坐着,他这人也奇怪,郭嘉和戏志才来了之后,他就安静了很多,大多时只听而不说,等待两人说完,沉思考量,也不说出意见。

    性子似乎向来如此,在场之人早已习惯了,却没觉得哪不对劲。

    贾诩善观察,内秀而思,不去争名,更加对这种受人夸奖的虚荣感早已不在意了。

    倒是张韩哑然失笑,道:“他当然精于此道,当初在长安,天子东归与军阀各方猜忌的大戏,便是他在暗中搅动的。”

    “而且根本没有人猜到是他,甚至都想不起有这个人。”

    郭嘉和戏志才吃了一惊,不约而同的转头盯着贾诩。

    后者正在喝水,连忙吞下摆手,“不是不是,君侯过誉了,那真的只是巧合而已,老朽当年只是为了自保,至于那些将军明争暗斗,都是他们利欲熏心。”

    每次张韩提及这件事,贾诩心里也很后怕,到此时他总会觉得完全看不清张韩的底,毕竟那时候张韩可不在长安。

    也没有布下什么眼线,他那时候也就是个军中功曹,顶天了是一位颇有功绩名望的军师,有什么身份地位。

    家业是在定都许县之后,才开始飞速壮大的,那还是眼光独到,提前置办了大量的田产地产。

    贾诩总觉得张韩有未卜先知的本领,但是毫无证据,太过玄奇。

    他又是怎么知道的……

    不过,好在贾诩也知道张韩没有证据,只是凭借猜测,把他从重重迷雾之中揪了出来而已,所以从头到尾就没有承认过,不管张韩怎么诱导,他都不会承认。

    除非威逼,真到威逼的时候,再说……

    “是,不利欲熏心也不会被你几句话挑动,”说到这,张韩的眼眉忽然一条,凝眉看向他,狐疑的道:“你不会是故意说这些话,引起我们相互猜疑,从中挑拨离间,好利用混乱的局势,顺势投袁吧?”

    “这,这怎么可能!!”贾诩一下就跳起来了,太离谱了,“老朽就算是再蠢笨,也不会弃君侯而投袁绍啊,我在君侯处深受重恩,君侯好则我也好。”

    “我去投袁绍,则仍会受猜忌,在君侯麾下至少数年之久,那是有情谊的,君侯别再这么说了!”

    再说,我,我骑马跑了啊。

    “那你觉得,此事从何处查起呢?总不能凭借猜测,就捕风捉影的怀疑吧?若是这般去告知丞相,又岂能有好结果?”

    “呃,”贾诩见张韩逼得紧了,若是再不说可能还得被追问,于是端坐了起来,苦思了许久,道:“从任免时,推举陈元龙的人说起。”

    “元龙本是大理寺寺正,接任君侯之职,在朝中为官,为钟寺卿主持日常要务,保证大理寺不乱,又可理清案子不积压。”

    “但是后来,却将他调任去了河内,辅佐子廉将军,接任了董公仁,这等调度,不对劲。”

    dengbi.      d      qqxsw.bsp;     xsguan.bsp;     zhuike.      readw.      23zw.cc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