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国:谁让他做谋士的?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七十九章:大汉第一叫父其实浪得虚名!(2/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那,以什么身份过去呢?”

    “还没想好,文和先生觉得应该是何身份最好?”

    “嗯……”贾诩觉得这里面明显有坑,不想回答,但若是不答好像要遭罪。

    算了,宁伤天和不伤文和,他叹了口气道:“流寇山贼最佳,流民百姓也可,彼此暗中相连,能打探不少消息,见到不少实情。”

    “好,多谢文和先生进言,本侯采纳了,”张韩很敏捷的点了点头,并对贾诩投去了赞许的目光。

    甚至,眼神里还有些“受教良多”的感激。

    当然,这些微表情贾诩是半点都不信的,现在君侯已经越来越鸡贼了。

    他再也不是那个充钱的少年了,已经有了亿丝丝改变。

    ……

    三日之后。

    张韩离开了河内,并且非常突然,几乎是紧急放下了手中的所有事务,把赈灾之职交托给了太守曹洪。

    对外宣称的就是……回去陪家人,已经一年在外奔波,不曾顾家了,想和家人团聚一个年关。

    本来张韩打算说家里人病了的,但是想想还是算了,哪家好人没事这么说家里人?

    这消息在有心人的打探之下,已经快速传扬了开去,在河内广为流传。

    张韩的近臣更是对此讳莫如深、闭口不谈,可消息越瞒反而越发走得快速。

    没过多久就已经开始传到河内边境,打探这等消息的人,纷纷都在猜测张韩是否因贪腐受罚,已经回许都下狱去了。

    不过此时的许都,却比大多人所想都要安宁,特别是张韩。

    在今夜晚上,他就收到了曹操的书信,让他安心行事,无需担忧朝堂风评。

    曹操说有十足的把握,让张韩不会因此折损声名,反而会声名大噪,有大功于朝堂。

    于是张韩开始深思这话的言下之意,是不是暗示他可以去胡作非为了,毕竟依据均衡兑换原则,义父口中的“大功”,可以用“大祸”来抵消。

    而这大祸,不能是谋逆之罪,只要是那种祸事之中带有功绩的,就无妨。

    在书信之中也没有说明到底是什么功绩,张韩自己也不知道还有什么底牌,毕竟他自寿春回来之后,没能有什么独特的功绩。

    罢了,既然堂堂的当朝丞相都这么说了,本来就不会出什么岔子,倒是也不必担忧了。

    ……

    许都。

    曹操和荀攸、戏志才、郭嘉一同在堂内,桌案上还堆着送来的冀州奏表。

    而郭嘉和戏志才都不明白曹操给张韩那封信的意思。

    即便是郭嘉这种心思澄澈通透,玲珑急智者,也不知道这位丞相有何底气。

    按照他的猜测,应该是以武力、兵力直接镇压,而不是正常办法,这样做的确能保下来,可也会造成些许君臣不和。

    这样当前的局势也就压不住了。

    dengbi.      d      qqxsw.bsp;     xsguan.bsp;     zhuike.      readw.      23zw.cc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