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北宋最后的良心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36章 这,只是目录(1/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136章这,只是目录

    宋元通宝是宋太祖时代铸的钱。

    可见这堆钱当真是有年月了。

    河中府那边处理这堆锈在一起的铜钱不容易,回到汴京却有的是办法。

    最简单就是整一个铁柜子,将这堆铜钱放进去,加上清水煮。

    复杂一点的呢,加点醋。

    再复杂一点,还不如融了重铸。

    此时,朝堂上才知晓,河中府因为李格非的弹劾,接近九成的官吏,超过五成的当地乡绅、地主,被问罪、抄家。

    这连绵不断,把汴京城西码头都堵了的船队,就是抄家抄回来的东西。

    梁莘也到码头上了。

    王有忠拿了一个册子递给梁莘,梁莘接过后翻看,想看看有多少。

    “这,这只是目录?”梁莘很震惊。

    王有忠回答:“恩,确实只是目录,完整的册子在第六条船上,装了十五只大箱子。说个趣事。”

    “听听。”梁莘表示,喜欢听有趣的事情。

    王有忠说道:“河西县令,准备了一担礼物,审问之后得知,原本是打算安排人送给蔡京的,后得知,蔡京被贬到白州,就在安排人打听汴京还有谁可以让他巴结一下。不少好东西,有人算过价值约在九千贯。”

    梁莘听完表情严肃:“九千贯,一个知县有这么多钱?”

    王有忠的反应很平静:“临晋县,县令家中抄出不少于十万贯。河西县令只到任两年半,而且河西县比临晋县穷,他家中抄出约三万贯吧。”

    梁莘侧头:“梁忠,打听一下上一任河中府的知府,现在何处任职。”

    梁忠上前:“回汴京了,在工部。”

    梁莘点点头。

    王有忠对梁忠说道:“你倒是好记性。”

    梁忠回答:“从主上要办河中府的事那天,我就留心河中府的事,任尚书调任工部之时,我查了工部的名册,正好看到。”

    “不错。”王有忠称赞了一句。

    接下来,自然是走流程了。

    台谏弹劾,安排人去查,去审,他花了多少钱调入汴京在工部为官的,钱送给谁了。

    一个小小的县令就能贪十万贯。

    那么这个知府呢?

    两天,接下来两天时间,一千多殿前司的士兵帮忙,才把这连绵几百米的船队搬空,殿前司借了几处用作仓库,梁府北院的屋子,又一次被堆满了。

    李清照,带人忙碌了足足一天一夜。

    挑宝贝。

    当所有都入库之后,梁莘这才入宫。

    赵佶书房。

    “乙哥儿,河中府的官烂到根子上了,看看这物件,我家小妾说此物是宝。”

    赵佶还在研究洮砚原石要怎么下料,看到梁莘背着大包小包进来,然后在御案上放了一只小盒,转身擦了擦手,走到御案前。
第136章 这,只是目录(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