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北宋最后的良心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34章 苦肉计(1/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134章苦肉计

    为什么不直接召入宫中呢。

    这个问题把梁莘给问住了。

    梁莘想了好一会。

    “恩,我也不理解,但他的作法就是,在等伶优新人登台,登台之后他再去找,最终我肯定至少好几位是要入宫的。但他就是想看这几位伶优新人登台。”

    章惇听完梁莘这话,竟然一时间不知道如何应答。

    梁莘又说道:“恩,关于师师姑娘,他估计没忘,但也没那么热。我估摸着,再过上几个月,他突然心情来了,便会去找师师姑娘。话说,矾楼这次失算了,花大价钱把师师姑娘请到矾楼,但却吸引不来客人。”

    章惇大笑:“周邦彦倒是逃过一劫,旁人可没周邦彦这么痴,去了矾楼,也没谁会愿意和这位师师姑娘扯上关系,万一那天运气不好,被赵佶惦记上呢,也只有周邦彦了。”

    梁莘:“师师姑娘每个月的胭脂钱,顶上余杭过来的琴音姑娘以及她带来的十数人的花销,琴音姑娘平均以及她带来的人,每晚可以增加客流平均约一百三十人,消费不会低于五百贯,有几日仅楼面菜肴、酒水收入就增加千贯的营收。”

    说完这个,梁莘改口:“扯远了,我想说的是,依这行程单,时间上安排不过来了。”

    章惇反问:“这不是很好吗?”

    梁莘:“不好。”

    章惇不解:“为何不好?”

    梁莘回答:“这样赶时间,我怕他对某种事务的兴致减弱。”

    “如此说来,容老夫想想。”章惇明白梁莘的意思了,他现在的想法是,让赵佶每天忙到脚不沾地,但还要保持对各种事情的兴致,那就要认真的调整这个行程单了。

    突然章惇想到一件事,便问:“若是他,不想上朝了,要怎么办?”

    梁莘回答:“这是一个矛盾点,咱们躲在龙壁之后,我的说辞就是,帮他成为圣君。那么,不上朝还能成为圣君,可能吗?”

    “有难度。”

    “是呀,有难度,若是不上朝还能成为圣君,他肯定不愿意上朝。”

    章惇也犯难了。

    连朝都不上了,哪配称为圣君。但反过来讲,若是连朝都不用上,还能成为圣君呢?

    这事有难度,但却是非常值当去想透的事。

    就这样,这一老一少,坐在东跨院喝着小酒,聊着。

    一直聊到寅时。

    准备入宫,躲龙壁后面去,继续为赵佶圣君的形象辛苦。

    今天的朝会,不普通。

    河湟大胜。

    是时候叫人出来弹劾韩忠彦了,无论最初是谁提及的,韩忠彦提议弃河湟,这就是罪。而后连同韩家替宗室背锅,垄断货源、荒废田地、欺行霸市、贩私盐、抢夺小店主家产……等等,一大堆罪名。

    大朝会开始。

    台谏的一位八品小官先站出来。

    “臣,弹劾韩家,贩私盐千担……”

    开始了。

    韩忠彦站在朝堂之上,闭着双眼,随着弹劾的数量上升,他站在那里开始微微的摇晃,似乎随时都能晕倒。

    九十七项弹劾。

    其中最严重的一项,弃河湟之罪。

    这一切,都是事先讨论好的剧本。

    当河湟之罪被陈次升亲自提出对韩忠彦的弹劾之后,意外发生了。

    时任枢密副使的安焘站了出来。

    “臣以为,韩相无罪,在不同的情况下提出最合理的建议,是身为臣子的义务。若韩相有罪,臣请罪,臣自请致仕还乡。”

    这倒让章惇有点意外。
第134章 苦肉计(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