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北宋最后的良心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27章 警 慎(2/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梁莘说道:“那地方,南诏?人都长扯了,我感觉往西,再往西,才是配得上美人的称呼。”

    从理解上,梁莘没错。

    西域美人秒杀南蛮美人。

    但,苏轼解释的很详细,分析的也完全没错。唐时的普萨蛮,还就是大理或是大理再往南,南诏或再往南一点的国度,唐时叫女蛮国。

    梁莘长长的吐了一口气:“若是这样,那便容易太多了。大理有往来商人,这事很容易办。”

    有商人,梁莘就有一百种办法找来普萨蛮。

    那怕是假的也行。

    章惇问:“高丽呢?”

    “女真人负责去想办法,我只要出钱就行。”

    “这事揭过,还是议一议入冬后,整修河务的事情。河务是大事,任伯雨虽然人品不行,但河务上他确实擅长。”

    梁莘坐到自己的位置。

    东跨院,越来越有型了,梁莘相信最多再有半年时间,东跨院就会成为大宋的另一个朝堂。

    当下,北宋朝堂之上,最有名望的,真定韩氏、三槐王氏、浦城章氏、平江范氏、东莱吕氏。

    虽然说这些年,因为新法旧法之争,吕家受到不小的打压,底蕴却在。

    眼下,梁莘必须仰仗他们。

    否则,就算赵佶听他的,除非把整个朝堂都搞的乌烟瘴气,否则就凭这些人,许多有益于天下的政令根本就无法实施。

    要让穷人读得起书。

    这个想法,还不到时机。

    而且,也没有让这个想法变成现实的土壤。

    正如章惇送梁莘的六个字:初九、潜龙勿用。

    梁莘会等的。

    众人讨论结束后,各自离开。

    梁莘回到书房之后,梁忠跑了进来,递上一张纸条。

    没有落款,一看字体,苏轼的。

    只有两个字:警、慎。

    梁忠站在桌旁说道:“今天,白公公那边我去送,他让我留心东跨院,听到什么话就及时告诉他。”

    梁莘:“按白公公说的办。”

    说着,梁莘伸手在烛火上把那纸条给点了。

    若说谁最了解章惇,那应该是他的敌人。

    苏轼。

    梁莘相信,这是苏轼在提醒自己。

    次日,大理寺这边任伯雨坐正堂,他面前摆出的关于曾布的罪证,堆满了两张桌子。

    新法、旧法两脉,此时虽然也不太斗了。

    不过,却几乎没有人站出来替曾布说话。

    因为曾布曾经背叛了王安石,然后又被司马光所不耻。

    就是因为,他的立场左右摇摆。

    现在,又借磨堪打压异己,任用私人。

    所以,他的黑料开始被许多人悄悄的投递到大理寺。更何况主审官是任伯雨,若说刚,任伯雨比陈次升还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