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北宋最后的良心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20章 宁仁(2/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从东跨院忙到傍晚,积累了好多天的奏疏终于处理完了。

    次日。

    梁莘准备午后入宫去赵佶书房,梁忠带了一个太监过来。

    这太监见到梁莘就跪下磕头。

    梁忠在旁解释:“主上,这就是当时简王让杖毙的,叫宁仁。特来谢恩。”

    梁莘说道:“救你的不是我,是白公公托了海公公去救的,我只是安排人给你一个休养的地方。”

    宁仁跪在那里:“小的见过海公公了,海公公告诉我,是校检吩咐他去救我的。”

    梁莘没再说什么,海公公的不想承这个情,他理解。

    梁莘问:“宫里,你是回不去了,有什么想去的地方。”

    宁仁回答:“想去军器监。”

    “为什么?”

    宁仁:“家父曾就在沈司监那里求学,后问罪,我很小就入宫,一直在读书希望继承父业。”

    梁莘对梁忠说道:“去安排吧,告诉沈冲,这是咱们府里的人,若有心想学,就让他多学点。”

    “是。”梁忠应了一声,示意宁仁跟他走。

    梁莘倒是没把这事放在心上,往宫里去了。

    汴京城内。

    铁捕头得到了一个消息,赶紧就往梁府来了。

    梁莘已经在宫里。

    王京玉从铁捕头这里拿了消息回到后院,找到曹昙:“姑娘,铁捕头这些日子一直盯着高丽人,他发现了一些事情,请了几位刺事人去打探,这是消息。”

    曹昙接过打开看。

    是一位刺事人成功的抄录了高丽人写下的一封密信,很明显是要送往辽国的。

    铁捕头来问,要不要故意放走送信人,以及潜伏在大宋的辽国细作。

    信的内容大概是:

    大宋皇帝宠信一位太监,这太监之子更是一位媚臣……然后就是讲述了桃源阁等等,梁莘巴结皇帝的事情。紧接着,信中表明宋国现在已经只顾着玩乐,连科举这么重要的事情都变了味道。

    对于取士一点也不关心,却对书画、建造等杂学极为重视。

    连画师都可以参加科举了等等。

    曹昙看完后对王京玉说道:“告诉铁捕头,他办的好,依他的意思去办。再安排人悄悄的把桃源阁的掌柜,还有六大名楼的掌柜叫来,我有事吩咐他们去办。”

    “是。”王京玉应下,出去办事。

    很快,几位掌柜到了。

    曹昙坐在门廊下,院中有圆凳。

    太清楼掌柜先一步谢座:“在大娘子面前,没有小的们的座位,我们站着听吩咐就好。”

    其余几位掌柜立即跟上。

    曹昙也没再劝,说道:“有件事情,你们去办,大张旗鼓的去办。有人问起,就说是我家主君安排的。”

    我错了,看错时间。

    原本应该是零点一过就更新的。

    在修改一些内容,忘记了时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