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我有一座军火库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百八十七章 大明盐业总商社(二)(2/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朱由棷微微颔首。

    随即,他开口继续说道:“长芦盐场这边,要多多修建新式晒盐场,扩大产能。京津公路也会逐步延伸到盐场这边,到时候食盐运输问题,也会为你们解决的。”

    “明白!”

    袁傲迪接着应道。

    “另外,”

    朱由棷想了一下,继续说道:“长芦盐场扩建完成之后,也要尽快派人去莱州、辽东、苏北那边,兴建盐场。争取让大明盐业总商社的产能,早日提升上去。要保证我大明两京一十三省各地百姓们,每年的食盐需求量。”

    “好的!”

    袁傲迪点点头应道。

    这一点要求,还是能够非常容易地满足。

    就算是按照每人每年需要十斤食盐来计算,大明现如今一亿多人,十五亿斤食盐,就足以满足整个大明一年的需求量了。

    而现如今,单单是长芦盐场这几个新式盐池,每天都能够产粗盐近万斤,精盐四五千斤。

    就按照现如今精盐五千斤来计算,一年就是一百

    八十万斤。

    这还只是两三个新式盐池的产量。

    按照初期规划,长芦盐场这上百里的范围内,至少能够修建上千个新式盐池。

    若是再加上辽东、莱州、苏北、盐城、自贡等地的新式盐场建成之后,大明盐业总商社的精盐产量,达到十五亿斤,轻轻松松的。

    这个数额,还不足后世食盐年产量的零头。

    再者说了,每人每年十斤盐,那是非常富足的算法了。

    按照实际算下来,每人每年四斤盐,就完全足够了。

    因此,朱由棷倒是没有太多担心。

    一切只要按部就班做,就可以了。

    唯一让朱由棷有些担忧的,就是盐业官营之后,从生产、运输到储存分销,都是官营事业。

    如此一来,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腐败问题。

    说起来,这些事情,才是最让朱由棷头疼的。

    为了杜绝这类事情的发生,要从大明盐业总商社建立之初,就在内部设计出内部控制制度,并且规范监督制度。

    要让都察院,派遣专业调查组,进驻到大明盐业总商社各层机关之中,时刻监督大明盐业总商社的行为,防止出现恶性腐败问题。

    这才是制度层面的改变。

    当即,朱由棷将这个思路,记了下来。

    在长芦盐场的视察,持续了两天时间。

    这两天时间,朱由棷详细地了解了大明盐业总商社以及长芦盐场的方方面面,也给予了袁傲迪等人指导。

    离开长芦盐场之后,朱由棷也没再回

    大沽口新区。

    这一次视察,持续了近十天之久,也是时候回京了。

    次月初,朱由棷和随从一起,踏上了回京的归途……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