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我有一座军火库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百六十一章 田赋之议(一)(1/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对于商税能够带来的预期收益,朱由棷还是抱着非常乐观的心态。

    毕竟,对于在后世之中了解到的一些知识,朱由棷还是心中有所了解的。

    即便是在现如今这小冰河时期,五年时间,也足以让天下百姓们的生活得到改善。

    届时,百姓们生活富足,就能够有充足的钱财,去购买商品物资。

    随着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商税的增加,几乎可以说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因此,朱由棷并没有发愁。

    而现在,对于朱由棷来说,需要解决的是大明国内其他税收问题。

    现如今,刚刚确定了商税改革方向。

    而税收,自然不仅仅只有商税,还有盐税、田赋、海关税、所得税、营业税、契税、附加税等。

    其中一部分,是现有的税收体系中的名目。

    而另一部分,则是新设的税种。

    而今天,朱由棷要和众人商议的,乃是田赋!

    尽管现如今,朝廷办法了五年免税的政策。

    但是,在五年之后,田赋也不能不征收。

    为了五年后做打算,这一次财政会议中,便要商议田赋的征收方法、征收税率等问题。

    一是为了确定大致思路。

    其二,也能够让农部在这几年间,前往各地进行调研,了解各地的粮食亩产数量,以及多少征收比例,百姓们可以接受。

    看着农部尚书薛重阳,朱由棷开口说道:“薛重阳,今日的财政会议,召集你们农部之人来参加,所议之事,你应该

    有所了解吧?”

    “回禀陛下,”

    农部尚书薛重阳开口回道:“今日所议之事,臣已经知道了。从青州,到江南,农部这边也积累了一些资料。这几天,农部也根据这些资料,大致定了一个田赋征收方法。”

    说着,薛重阳将几份文件,交给了身边的文书。

    文书接过文件,给会场中每个人,都发放了一份。

    接过这一份文件,朱由棷翻看着上面的内容,开口说道:“准备的挺充分啊,来,说说看。”

    “陛下,”

    农部尚书薛重阳翻开文件,开口说道:“咱们这几年在青州那边的情况,基本上都记录在册了。青州地处北方,以旱地为主。这几年虽然水旱灾害频发,不过因为分田到户等原因,青州农田亩产数量,也挺多的。”

    “在青州,大力推广番薯、土豆、南瓜等高产作物之后,百姓们的亩产已经比往常翻了几番。温饱问题,已经能够解决。而且,百姓家中还能够有多余的田地,去种植一些诸如小麦、大豆、水稻、小米、高粱等作物,来改善生活。”

    “根据目前掌握到的数据来看,青州百姓每户家庭中平均每亩地收益,约在一钱银子到三钱银子之间。”

    “若是种植番薯、土豆等作物多的,每亩收益也会多一些,能够达到三钱银子。”

    “相反,若是大都种植的小麦等低产作物,每亩收益低了很多。”

    “青州那边,农作物推广已经很

    多年了,总体来说,每亩收益也都非常不错。再加上,没有了徭役,农闲时节,百姓们还可以去工地上、厂矿里面做工,也能够有一些收益。”

    “因此,这段时间百姓家中每年收益,也都非常不错。青州那边的购买力,也已经稳步提升了。”

    “因此,根据青州那边的情况来看,田赋征收比例可以设定在每亩地三分银子左右。根据田地的优良品质,上下浮动。”
第三百六十一章 田赋之议(一)(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