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一个特技演员疯狂整活很合理吧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446章 后疫情时代票房逻辑与新的蓝海市场(2/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前者以“主演减重”为核心的营销噱头虽然依旧在刷屏,但首映礼后的数据却显示,《唐探1900》在抖音、快手的相关话题播放量已经突破了50亿,远超前者的28亿。

    而且,《唐探1900》的片段多是剧情高光,每段都能引发细节考据热潮。

    反观《热辣滚烫》曝光的片段,仍然集中于减重过程,剧情却亮点寥寥。

    这种差距,顿时导致网上对《热辣滚烫》的质疑声逐渐发酵。

    有网友在社交平台发帖称:“贾铃的营销通稿全部在说减重有多辛苦,但剧情片段除了跳操就是鸡汤,这跟纪录片有啥区别?”

    更有观众搬出过往案例对比:“突然想起了《上海堡垒》,当年全网都在吹特效,结果剧情却拉胯的一批,所以《热辣滚烫》走的也是重营销轻内容的老套路?”

    某影视博主的吐槽,更是获得了十多万点赞:“短视频宣发都快成‘诈骗式宣传’了,与其花大价钱去营造减重噱头,不如把剧情打磨得扎实点。”

    反观《唐探1900》,虽无夸张营销,却凭借“悬疑里藏历史”的独特表达持续升温。

    灯塔专业版数据显示,其首映次日的想看人数环比暴涨230%,不少影院更是已经在开始提前排映预售场次了。

    ……

    6号,《第二十条》首映礼如期举行。

    作为春节档最后一部举行首映礼的电影,再加上还是由张一谋继《满江红》口碑暴跌后推出的挽回自己形象的作品,观众期待值还是蛮高的。

    清晨的阳光透过车窗洒在陈飞身上。

    此时,他正乘车前往光线传媒总部,准备参加电影首映礼。

    车载屏幕上这会正播放着早间娱乐新闻,他的目光正被电视剧市场的热闹景象牢牢吸引着。

    与电影市场当前的“暗流涌动”不同,当下的电视剧领域早已“硝烟弥漫”!

    放眼望去,各类剧集你追我赶,热闹得几乎要把狗脑子都打出来了。

    新闻里首先提到的是《庆余年2》,这部由飞跃影视出品的爆款续作,自上线以来热度就居高不下,优酷平台播放热度始终稳居第一,单日播放量多次突破3亿。

    剧中范闲与庆帝的朝堂博弈、海棠朵朵的江湖行迹,每一个情节都能引发全网热议。

    #范闲朝堂名场面#、#庆余年2的隐藏伏笔#等话题长期霸占热搜,甚至连剧中角色的服饰、道具都成了网友考据的对象,足见其国民度之高。

    紧接着,一条关于《在暴雪时分》的消息让陈飞颇感意外。

    这部被业内视为“争气小甜剧”的作品,虽然没有顶流主演加持,却凭借清新自然的爱情叙事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异军突起。

    更令人惊喜的是,它在海外市场表现颇为亮眼。

    不仅在东南亚地区的Netflix剧集榜登顶,还在欧美多个电视剧热榜占据了一席之地。

    剧中男女主在暴雪天相遇的浪漫场景,甚至还被海外网友剪辑成短视频广泛传播,成为了国剧出海的又一典型案例。

    而作为“国民级长寿剧”的《乡村爱情16》,则依旧延续着它的“神话”。

    这部陪伴了观众十余年的剧集,凭借接地气的乡村生活描写和鲜活的人物形象,收获了大批忠实粉丝。

    新一季中,象牙山村民们开启了“乡村振兴”新模式,搞直播带货、发展特色农业。

    剧情既保留了以往的幽默风格,又融入了当下的时代元素,开播当天就创下了腾讯视频乡村题材剧集的播放纪录。

    不少网友调侃称:“《乡村爱情》系列,永远都能精准拿捏观众的笑点。”

    而除了这些热门剧集,温情题材的《欢乐家长群》也表现不俗。

    该剧聚焦于当代家长的育儿焦虑与邻里情谊,通过一个个真实的生活片段,展现了家庭与社区中的温暖与感动。

    剧中“家长群里的那些事”引发了众多父母的共鸣,成为了不少家庭饭后追剧的首选。

    更令人关注的,则是现实题材剧《南来北往》。

    这部讲述铁路人生活的剧集,因牛大力和姚玉玲两个角色的反差设定,引发了全网热议。

    有网友为牛大力的“老好人”形象抱不平,也有观众称赞姚玉玲的“飒爽”。

    双方在社交平台展开了热烈讨论,甚至带动了剧集的二次传播。

    看着屏幕上不断滚动的电视剧新闻,陈飞不禁心生感慨。

    比起电影市场春节档几家独大的竞争格局,当下的电视剧市场可谓是“百花齐放”。

    从古装权谋到现代甜宠,从乡村生活到现实职场,题材风格各异的剧集各自占据了一席之地,满足了不同观众的需求。

    国剧类型赛道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持续拓维,无论是制作水准还是叙事能力,都在不断提升。

    这对于整个影视行业来说,无疑是件值得庆幸的事。

    “唉,要是电影市场可以像电视剧市场一样,百花齐放,少些套路,多点真诚就好了……”

    陈飞暗自叹了口气。

    “陈导,光线传媒到了。”

    司机的提醒声很快将他的思绪拉回现实。

    “好,我知道了。”

    陈飞收起手机,整理了下衣服,推开车门。

    前方,《第二十条》首映礼的红色拱门格外醒目。

    横幅上,张一谋、雷佳音、马莉、赵丽影、高叶、刘耀纹等人的名字十分显眼。

    后缀的光线传媒、飞跃影视联合出品的字样,更是让不少媒体和观众频频侧目感慨。

    回想当初,《坚如磐石》上线时引发的轰动仍历历在目。

    这部跳出张一谋过往古装大片框架的现实题材作品,以扫黑除恶为背景,用冷峻的镜头语言剖开了权力与欲望的纠葛,既保留了他一贯的视觉美学,又多了对现实的深刻叩问。

    影片最终拿下了36.69亿票房,豆瓣评分稳定在7.5分。

    这一成绩不仅打破了外界对“张一谋只会拍古装”的刻板印象,更证明了他在现实题材领域的掌控力。

    现如今,《第二十条》又紧随其后,将视角对准刑法条文背后的家庭与人性。

    从已经曝光的片段来看,影片没有刻意渲染案件的戏剧性,反而聚焦普通人在法律与情感间的挣扎。

    比如雷佳音饰演的检察官面对“亲情与法理冲突”时的纠结,马丽演绎的母亲为孩子奔走的坚韧,都充满了烟火气。

    这种从“宏大叙事”到“微观个体”的转向,让张一谋的转型之路愈发清晰。

    他不再依赖古装片的视觉奇观,而是用更细腻的笔触在描摹人性。

    显然,这条路他走得相当成功。

    再看另一边的陈凯哥,虽不像张—谋这般转型彻底,却也在主旋律赛道上找到了自己的节奏。

    比如《我和我的祖国》以及《志愿军》对英雄群像的刻画,他始终保持着对历史的敬畏与对家国情怀的表达。

    尽管部分作品因“叙事偏宏大、个体刻画稍弱”引发争议,但主旋律的基调始终拿捏得精准,既符合主流价值观,又能通过精良的制作吸引观众。

    票房与口碑虽有起伏,却也稳居一线导演行列。

    唯独冯小钢,此时算是彻底歇菜了。

    陈飞想起不久前听闻的东阳美拉影业出售的消息,再联想到《非诚勿扰3》1.36亿票房的惨淡收场,不禁有些唏嘘。

    曾几何时,冯小钢凭借《甲方乙方》《天下无贼》等作品,是贺岁档当之无愧的“王者”。

    他的喜剧片既能让观众笑得开怀,又能藏着对社会现实的调侃。

    可如今,他似乎彻底摸不透市场的脉搏了。

    从《只有芸知道》的温情失利,到《非诚勿扰3》的情怀翻车,作品既没了当年的灵气,又没能跟上观众审美的变化,最终只能在债务与争议中黯然退场。

    甚至连“导演”这个身份,都快成了遥远的过去式……

    “陈导,张导和王董已经在里面等您了。”红毯边,工作人员的声音打断了陈飞的思绪。

    他回过神,整理了下衣领,迈步走向首映礼现场。

    而脑海里,圈内众多导演的境遇对比仍在浮现。

    董城鹏、姜闻、郭樊、宁皓、王权安、乌尓善、王保强、徐争、韩寒、郭敬名、李绍红……

    从这些人起步时的巅峰,再到如今的现况,可以看的出来,导演圈可从不是论资排辈的地方。

    唯有不断跟上时代、打磨作品,才能不被市场淘汰。

    这一点,张一谋做到了,陈凯哥在努力,而冯小钢显然已经掉队了。

    幸好,飞跃影视这边的导演团队成员们都很给力,不仅没有倒退,反而还在不断奋勇前行。

    尤其是申澳执导的《孤注一掷》,这个项目至始至终的创作都是由他本人搞定的,陈飞全程没有参与。

    现如今,影片票房成绩也验证了他的能力,绝对是毋容置疑的。

    有这些人在,起码可以保证飞跃影视在未来十年内屹立不倒。

    同时,新人导演的培养也在维持。

    飞跃影视和抖音目前正在合作创办一个名为“红果短剧”的app,准备在这一平台上推动短剧发展模式。

    不少从晋省电影学院出来的青年导演,已经在着手拍自己的练手作品了。

    未来成果如何暂且不知,但从眼下局面来看,形势可谓是一片大好!

    一块新的蓝海市场,正在逐步成型……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