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我,朱棣,开局扬言夺嫡!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59章 人类历史,首次铁甲对铁甲,燕华之(1/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559章  人类历史,首次铁甲对铁甲,燕华之威!

    “快快快!加快速度!”

    “再次检查火药、炮弹!”

    ……

    秦淮河畔的一片林中。

    一个朱标储君期间,组建的独立炮兵镇,总计五百多门各类口径的火炮,正在京营炮兵镇将士忙碌中,迅速完成炮击前的准备。

    这个独立炮兵镇的镇统制。

    由兵部尚书,李景隆亲自兼任。

    这也是朱元璋,当初调整京营时。

    除丘福、朱能、瞿能这些革新派。

    唯一没有被调整的一支京营新军。

    那个岸防炮阵地上,就有三十门,六寸口径火炮,二十门八寸口径火炮。

    虽然也能量产。

    其次,炮兵是个技术兵种。

    朱元璋怎么也没有想到,半个朱家人的李景隆,对于针对朱棣,竟然这么积极。

    这个独立炮兵镇的编制,可比已覆灭陈朝那个独立炮兵镇的编制更大。

    又在紫金山山顶,耗费大量水泥钢筋,修建了永备的岸防炮阵地。

    而这种技术。

    即便是更换人员,也并不容易,找到这么多,会操弄火炮的炮兵。

    毕竟,当初大十字铁路计划中,燕华援建的技术中,就有铸造大型钢管的技术。

    丘福皱眉。

    成品率也不低。

    他只是关心老四燕华的发展,听说过,具体如何,就不清楚了。

    说实话,还真不清楚,老四和这位曹国公有什么仇怨。

    至于燕华的八寸口径火炮。

    在储君期间,编练装备了一个镇的独立炮兵镇。

    话中,丘福眼底闪过一抹担忧之色。

    所以量产数量较小。

    独立炮兵镇没有被调整,有几方面原因,首先,这种战略级别的独立炮兵编制,除了京营,地方根本不能拥有。

    李文忠嫡子。

    至于燕华那种十寸口径的火炮。

    新皇为了今天,显然已经准备了很久。

    朱元璋外甥。

    丘福说道:“射程倒是勉强能够得到,不过,具体能产生多大威胁,就不得而知,不过,京营陆军,一个独立炮兵镇,二十几个营级编制的炮兵营,总计火炮将近两千多门,倒是一定可以对燕华海军起到,牵制,袭扰作用,再配合布置在紫金山上的岸防炮阵地……”

    这挤压钢管,具体如何挤压,更是想象都难以想象。

    朱能凑到丘福身边,用只两人听到的声音,不解小声询问:“二哥,李景隆和老四到底有什么冤仇,这么积极?”

    炮兵阵地边缘林中。

    据说,燕华的十寸口径火炮,技术工艺、制作工艺和传统的八寸以下口径火炮,完全不同。

    这时,汤和扭头,看着军中支持革新这些将领,询问:“陆军火炮,能对燕华的海军舰船产生威胁吗?”

    这也是朝廷现在,能保证成品率,大量量产的大口径火炮。

    朝廷这边,并没有。

    眼底同样有担忧之色一闪而逝。

    只是,朝廷这边,真正能吃透这项技术的高级工匠比较少。

    走了一条,非铸造工艺的路线。

    其实就是大口径火炮技术。

    他们被调入金陵任职也好些年了。

    汤和带着丘福、朱能等人观察着。

    丘福二人闻声停下交谈。

    最后,李景隆的身份。

    据说是什么挤压钢管。

    似乎,老四在中原期间,和这位小曹国公的接触也并不多,而且,和老曹国公李文忠的关系还是不错的。

    汤和眉头微皱。

    又默默叹了口气。

    他现在,什么也做不了了。

    恐怕,先帝都没想到,这个大侄子,为了今天,已经布局准备了这么多吧?

    而他的兵权。

    虽然在新皇召见他时。

    他拿出了先帝留给他的遗诏。

    遗诏上,写着先帝最后一道皇命,老四没有安全离开金陵前,金陵皇城禁军以及京营兵马,由他统帅。

    可新皇看了先帝遗诏后,只是看着他说了一句话,“二叔,朕从未打算对老四一家做什么,但二叔不要逼朕!”

    他当然能从新皇这句话,听出新皇的言外之意。

    于是,只能把兵权,老老实实的奉还给新皇。

    这也是,为何其他几个,手中握有先帝密旨的人,最终都选择把先帝密旨隐藏下来的原因。

    因为大家发现。

    若是拿出先帝密旨。

    只会让局势变得更加糟糕。

    让老四一家的处境,更加糟糕。

    ……

    就当陆军炮兵或主动,或被动,在朱标派人监督下,迅速准备时。

    河面上。

    十六艘铁甲舰队,也已摆开阵型。

    徐宪昌的旗舰,位于三个梯队最后方。

    第三梯队为马和所统帅的第三分舰队。

    前面两个分舰队,从舰长,到分舰队司令,都已经被调整为徐宪昌的心腹。

    马和带着一群舰上参谋人员。

    从轮机舱内出来。

    一门门检查着甲板舰炮。

    同时,给负责炮塔的士卒加油鼓气。

    行至舰首的炮塔后。

    马和停下来。

    抬手摸了摸擦拭的一尘不染的炮管。

    满意点点头。

    燕华这批战舰,用了十数年。

    但各处,哪怕是环境最为恶劣的轮机舱,一些细微细节角落都保养的极好。

    由此可见,过去,使用这艘战舰的前辈们,多么专业认真。

    不过,此刻,一尘不染的舰炮,至少也证明,他们这些鸠占鹊巢者,也很认真负责。

    说实话。

    他很喜欢这艘战舰。

    可心中,始终觉得,用这样一种方式,拥有这批战舰,有些膈应。

    可他人微言轻,刚刚才让家人脱了罪籍,此刻,又能在此等事情上,说什么?

    别说他了。

    就连陛下的妻舅,梁国公蓝玉,这段时间什么也做不了。

    哎!

    马和叹了口气,看着河岸两侧远远站着,围观战况的百姓。

    他知道,金陵城,消息船开后,天下百姓恐怕都对新皇此举,颇有微词吧。

    默默抬起望远镜。

    看着下游方向,滚滚冲天而起,持续了数个时辰,依旧没有消失的狼烟。

    据悉,那是最后一处岸防炮阵地所在地。

    狼烟升起,也就意味着,岸防炮阵地已经沦陷。

    他十分好奇的燕华新一代铁甲舰,已经横冲直撞而来。

    按时间算。

    也就是一个时辰之内的事情了。

    “快看,城头升起皇旗!是陛下来了!”

    就在此时,甲板上,有将士激动大喊一声。

    马和闻声,顺着将士手指方向看去。

    一杆明黄龙旗,在武定门城头迎风招摇。

    一群人,出现在城头上。

    虽然距离较远。

    可城头上,身穿明黄龙袍的身影,也十分显眼。

    只要他们守住这里。

    据说,即便是燕华海军中,威力最大的十寸舰炮,也够不到武定门城头。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山呼声响起。

    马和回神,看着身边将领,齐齐跪下,忙跟着跪下行礼。

    “万岁万岁万万岁!”

    山呼海啸声,在河岸两侧,此起彼伏响起。

    马和余光看着两侧,密密麻麻跪下的百姓。

    脑海,情不自禁蹦出一个词:敬畏!

    哪怕,百姓对新皇这般行为,颇有微词、质疑,可对皇权的敬畏,仿佛就是天生的。

    马和的视线,悄悄转向朱标的方向。

    暗暗道:‘听说,燕华王室,从不搞这种尊贵卑贱的威权,王室子嗣,经常出宫和百姓打成一片,燕王朱棣,更是在这十数年时间内,一直致力于,消除尊贵卑贱……’

    这些,他们被秘密培养期间。

    当然不可能听到。

    这都是,来到金陵,尤其是登舰后,从忠勇公徐宪昌身边几名心腹口中听说的。

    这些人,十分反感燕王朱棣做的这些事情。

    他怀疑,这些人之所以背叛燕王,就是因此事。

    他感觉燕王有些天真。

    消除尊贵卑贱之风,人格平等?

    可能吗?

    他倒不是敌视这些。

    相反,他还对此,产生了十分浓厚的兴趣和好奇。

    很想去燕华看看。

    或许,这场战争打完,将来,两国关系恢复一些,再有出访燕华的机会,他或许能争取一下。

    “谢万岁!”

    武定门附近传来谢恩声,马和收敛思绪,跟着谢恩后,率领将士起身。

    交代道:“再次传令将士们,不要紧张,咱们不求大胜,只要能守住这里,不让燕华海军的炮弹落在武定门城头上,不让燕华海军战舰,冲到武定门外,就是胜利……”

    呜呜呜……

    马和的命令尚未说完。

第559章 人类历史,首次铁甲对铁甲,燕华之(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