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百米谁为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196 三项三冠,魔都狂欢夜!(1/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站在第6道的跑道之上,耳边传来六万名观众共同发出的漫天欢呼,这几乎是独属于卫恩的时刻。

    今天这场比赛是他在2013赛季的第二战,肇庆大奖赛之后他也暂时离开了赛场有大半个月,尤其是5月份到来之后许多世界名将都开始进入了自己的状态。

    卫恩能感受到,经过漫长的冬训以及春训,他的身体状态已经渐入巅峰。尤其是兰迪为他制定的、时间跨度足有三个月的训练计划,能让他在面对每一场赛事时,都能够保持在最佳的状态。

    当然有一点无法忽视的就是,由于系统的存在,他的身体状态波动比起同水平的运动员来说,保持能力会强上许多。

    再加上他确实过着有如苦行僧一般的生活,饮食、训练、休息都是严格按照计划所进行的,所谓“皇天不负有心人”,坚韧无比、从不松懈的意志,也是他身上难得可贵的重要品质。

    来到2013年,他已经进入了21周岁的生涯巅峰期,再加上科学的训练,卫恩相信自己全力发挥之下,百米每一枪都足以跑进9秒80,甚至是9秒75!

    今年的参赛任务并没有去年频繁,而且在世锦赛前,他的参赛计划都是明确划分了时段的,高强度的比赛后拥有充足的时间去恢复身心状态。

    所以这个赛季,每一枪他都准备全力以赴!

    “on your marks~”

    发令员发出指令,示意场上的九名选手各就各位。

    体育场内依旧喧嚣不断,镜头依旧对准卫恩,他食指竖于唇上,一个简单的动作过后,场内的杂音顿时销声匿迹。

    走到起跑线的位置,卫恩深吸了一口气,俯身蹲下,双手按压在被雨水浸泡过而更富弹性的塑胶跑道上,同时双脚一点一点的在起跑器上调整位置,企图找到最舒适的一个点。

    这种半干未干的跑道,其实也是有一定好处的,那就是经过雨水的浸泡后会丰富有弹性,有利于选手们的发挥。

    至于气温,魔都体育场的赛前服务是国际上很多运动员都点头称赞的,反正进入场地之前卫恩的体温保持得非常好。

    唯一可惜的,就是在起跑器上蹲踞完毕后,没有感受到风的存在。

    身前、身后各有一名裁判员晃过,他们是在履行自己的职责,确定选手们的起跑姿势没有犯规,确认无误后,发令员举起了手中的发令枪:

    “set——”

    发令员喊出的预备口令响彻赛场,几乎是这个口令的尾音都还未结束的瞬间,场上的九名运动员就“唰”的一声,全部整齐划一的摆出了起跑动作。

    偌大的魔都体育场,六万名观众的目光全部汇聚在200米的起跑区域,等待着接下来那令人燃炸的20秒钟。

    场上的九名选手当中,共有三个中国选手,而且这三个中国选手都是以其实力站在钻石联赛舞台的,更令人心潮澎湃!

    而起跑区域的中间位置,身穿着赤色中国国家队队服的,正是中国的骄傲、黄种人的骄傲——卫恩!

    第6道上,卫恩正在埋首听枪,有细心的观众发现——卫恩的手臂支撑动作,和以往不同了!

    作为世界范围内的田径巨星,卫恩的比赛视频早就被无数专家们分析了千遍万遍,从起跑器的距离、膝关节角度、支撑臂的间距,再到具体的起跑技术动作、加速环节/途中跑环节技术特点......

    任何细节之处,早就被研究了透彻。

    但这个支撑臂动作,却是之前从未见过的!

    以前的卫恩,在起跑准备环节的双臂摆放姿势比肩略宽,并且双臂呈自然的直线状态。

    但现在,他的双手却几乎按压在了跑道的两侧,比肩宽出了许多,并且是......曲臂!

    这种怪异的起跑姿势,似乎没有以往霸气,但这至少说明了一件事:卫恩依然在尝试改进自己的技术。

    因此,不少发现了卫恩进行技术改变的观众,都开始期待了起来。

    直臂起跑→曲臂起跑,这样的改变,能够给卫恩带来成绩的提升吗?

    “砰——!”

    发令枪声响起,比赛开始!

    卫恩的脚下,以金属为主要结构制造的seiko起跑器,在刹那间便承受了曲臂+爆发式起跑技术而骤然迸发出的霸道力量,顿时发出了“卡吱卡吱”的响声。

    这一枪的起跑力道炸裂无比,但卫恩却在启动的一瞬间,感觉自己的身体忽然停顿了一下。

    失误了!

    曲臂起跑的第一次赛场尝试,失误了!

    在冬训期间,兰迪思考了很多帮助卫恩提高成绩的技术改进方案,最后发现现有的跑动技术已经很难帮助卫恩继续提升。

    最后只提出了一个可能有效的改进点:起跑准备时的手臂支撑动作。

    曲臂起跑,是短跑运动员极少采用的一个起跑技术,因为在进行起跑准备时,手臂越是弯曲,重心也就越低。

    低重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运动员在启动的一瞬间,可以获得更加有利的向前发力方向,从理论上来说,向前发力方向与地面的角度越小,就越有利于运动员产生位移。

    但更低的重心也同样意味着,运动员需要付出更多的能量来维持身体平衡,否则一个不稳定,人直接就扑倒在地上了。

    除了低重心带来的更优向前性外,曲臂起跑相比于直臂起跑还有另一个优点:可以额外在启动的一瞬间施加额外的推动力。

    把起跑准备时的两条手臂看做是两根弹黄,直臂起跑就相当于两根正常静置的弹黄,曲臂起跑就相当于两根已经下压蓄势的弹黄。

    在启动发力的一瞬间,双腿与双臂同时发力,再配合更优的向前性,能够爆发出更加强悍的向前推力,达到“超级起跑”的目的!

    但曲臂起跑和爆发式起跑同时爆发,对于运动员的时机掌控是非常严苛的,卫恩自己在训练中的成功率也不高,失误是常有的事。

    不过好在这是200米的比赛,而且还只是钻石联赛,并不是世锦赛或是奥运会,这点失误卫恩还是能承受的。

    启动之后,仅仅是两三步的调整,卫恩就重新回到了良好的加速节奏上。

    10米,20米,30米......

    当卫恩完成低重心加速阶段,转变到途中跑技术环节后,便迅速确定了自己所处的位置。

    在他的身体右侧,华来士·斯皮尔蒙已经被他追平,而马尔蒂纳和张培勐则是正常的处于视觉领先位置。

    对于这场比赛的过程,卫恩脑海里的记忆非常模湖,不知道斯皮尔蒙是个什么情况。

    按理来说,卫恩的启动加速能力虽强,但在弯道一向是不全力发挥的,他是后程型选手。

    而斯皮尔蒙虽然是非常极端的后程型,但也不知道在30米的位置就被人追平身位,唯一合理的解释,就是斯皮尔蒙感觉到了身体出现异样,怕受伤,所以不准备全力发挥。

    察觉到这个可能性,卫恩也不再关注斯皮尔蒙,不管他是因为什么原因而被自己这么早超越,都没有了“参考价值”。

    加速,持续加速,但并没有全力以赴,在大概发挥出95%的能力时,卫恩就进入了放松跑状态,准备平稳地过渡完弯道前90米。

    和卫恩采用的跑法不同,第9道的张培勐在弯道几乎是百分百发挥,这一点也源于他这几年一直担任接力队第三棒而养成的习惯。

    这三年时间里,张培勐的主要训练方向都是100米,很少进行200米的专项训练,所以在200米的比赛中他是前程能跑多快就跑多快,后程能顶就顶。

    因此卫恩在超过马尔蒂纳之后,颇花了一些功夫才追上张培勐。

    在场的选手除了张培勐之外,无一例外都是选择了后程跑法,不过跑法一样,跑出来的效果却因为个人实力的不同,而产生了不同的视觉效果。

    90米一过,弯道进直道,这是200米比赛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良好的弯道→直道技术过渡,能够让运动员的速度保持得更好,而且80~120米区间,通常都是200米运动员的最高速度阶段,这一阶段的速度如果保持好了,后续的80米才有更大的资本和对手竞争。

    “比赛开始!卫恩的启动加速还是做得不错的,他很快就超过了外道的斯皮尔蒙!”

    “继续加速,卫恩的弯道发挥非常不错,在80米过后就超越了所有对手来到了第一位!”

    “接下来,弯道进直道!”

    体育场内观众们的欢呼愈发热烈了,此时场上的比赛局势正是他们所希望看到的:

    110米处,跑道上有非常显眼的黄色标志线,这条标志线对应的是4x100米接力中的三四棒交接区终点线。

    这个时候,运动员们还没有完全进入直道,但用来判断选手们之间的弯道发挥,是非常有用的参考标志。

    卫恩是场上九名选手中第一个到达110米线的,并且领先其余选手至少有一个身位,领先优势非常明显!
196 三项三冠,魔都狂欢夜!(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