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七章 有没有一种可能,我们说的其实是同一个人(1/2)
一众亲戚中,姑姑一家是正月初八回深市的。等姑姑一家走了之后,等江父江母来月子中心的时候,微微有些发胖的黄灵薇便笑着说道:“爸,妈,你们离开老家这么多天,估计找你们做媒的人都把家里的门槛踏破了,我跟孩子有这么多人照顾着,你们不必担心,就先回去吧,等我出了月子再带孩子回去祭拜祖宗。”江母闻言笑着点头道:“嗯,那我们明天就回去,你在这里听人家专业人士的话,好好把身体养好。”江父也跟着点头,他们在这里确实起不到什么作用。人与人的区别就是这么大,在他们那个年代,产妇生孩子,如果遇到好的家婆与老公,那还能坐个像样的月子。要是遇到不好的家婆与老公,那就真的遭罪了,把孩子生出来,没人会帮你带孩子,没人帮你煮饭洗衣服,一切都要自己来。想想今晚刚生了孩子,第二天就得下床做饭洗衣服,还得照顾刚出生的孩子,换成现在这个年代的产妇,非疯了不可。哪怕是到了现在这个年代,要是嫁到了不好的家庭,虽然不会像以前那个年代那么夸张,但坐月子期间,产妇顶多就不用做饭而已,但带孩子洗自己内衣内裤之类的,还是避免不了的。这其实就是婆媳矛盾产生的主因,月子仇那可不是开玩笑的,能让很多儿媳妇记恨婆婆一辈子。所以,当婆婆的真要注意,在其他事情上做得多过分都没事,以后都有挽回的余地,但是在儿媳妇坐月子的时候,一定要照顾好了,否则这月子仇一旦结下,这辈子都难有缓和的余地。而这样的情况,自然不会出现在有钱人的家庭,比如之前的江雪,还有现在的黄灵薇,她们坐月子都有专业的月嫂照顾她们,孩子也就喂奶的时候需要麻烦一下她们,其他时候都不用她们理。一句话,她们坐月子,只需要吃好睡好把自己的身体调养好就行,其他的都不用她们操心。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公公婆婆在不在其实都无所谓,一直陪着只是表态对儿媳妇的重视罢了。于是,在正月初九这天,江父江母跟小儿媳妇以及亲家公亲家母打过招呼后,便在郭冰冰的护送下回到了龙山村。在江父江母回去后,没过几天婚介所也正式开始营业了,那些收假回来的红娘们自然都免不了要组队到月子中心看望老板娘和小老板。李小花小心翼翼的抱着小老板,婴儿刚生出来的时候一般来说都不怎么好看,但经过半个多月的成长,这小家伙是越长越好看。李小花越看越喜欢,忍不住羡慕道:“老板娘,你真的太会生了,小老板集齐了你跟老板的优点,长大后就算不提家世背景,光靠那一张脸,这辈子都不用愁了!”王琳附和道:“这话说得确实在理,哪怕咱们的小老板不吃软饭,随便做点什么生意,都不知道有多少女客户心甘情愿的过来照顾他的生意,真的想不赚钱都难。”张丹认真的点头道:“确实够帅,小老板长大后绝对比老板还要帅,都说儿子像妈,薇薇你真是功不可没啊!”听到三位同学兼闺蜜的奉承话,黄灵薇笑得眼睛都眯起来了,连连摆手说道:“你们说得太夸张了,这孩子一天一个样,谁知道他长大后会是什么模样,反正只要长得不比他爸差,我就满足了!”王琳小心的从李小花手中把小老板抱过来,笑着接话道:“虽说孩子还小容貌没有定型,但孩子身上几乎找不到缺点,这长大了绝对够帅。”李小花以及张丹也纷纷夸赞,她们话里虽然有奉承的成分,但大部分都是实话实说,这小老板长得确实好看。这段时间以来,黄灵薇听多了这样的奉承话,不过眼前这两位可是她大学时代关系最好的同学兼闺蜜,她们说出同样的奉承话,黄灵薇却觉得格外的动听。……湘省某个小镇。由于年前女儿带外孙女回来,这个年李家过得是非常的热闹,不复之前几年的冷冷清清。尽管李父李母知道女儿离婚了,但也一点都不影响他们过年的心情,甚至心情更好了,毕竟女儿这门婚事他们原本就强烈反对,如今离了他们没有幸灾乐祸,但也不可能替女儿难过。在他们看来,女儿离婚不是坏事,这是一种解脱。唯一感到脸上无光的,是街坊邻居知道他们女儿是离婚回来的,难免会在背后指指点点。不过,这都是小事。最重要的,是女儿回国了,哪怕再嫁应该也不会再嫁给外国人了,这才是最让李父李母欣慰的。毕竟,之前的女儿远嫁日本,他们相当于是失去了这个女儿,因为他们不愿意去日本,而女儿不知道什么原因也不回来。这样下去,他们有生之年,其实也见不到女儿几次,说失去这个女儿是一点都不夸张。可现在女儿回国了,那就不一样了,只要是在国内,不管嫁到哪里,想见面还是很容易的。若是能嫁在本地,那就更是意外之喜了。不光是李父李母这个年过得相当舒心,李水秀也是时隔几年之后重新感受到了春节的气氛,之前几年她一直努力想要融入日本社会,但始终没办法做到,总有股说不清道不明的隔膜。如今重新回到祖国,那种舒适感让她明白,异国他乡就是异国他乡,给不了祖国这样的归属感。过了元宵节后,李水秀便忙着给女儿物色幼儿园,她们这里毕竟只是一个小镇,幼儿园的师资力量有限,达不到她的要求。别以为幼儿园不重要,好的幼儿园可以给孩子打下良好的基础,跟其他普通幼儿园出来的孩子相比,绝对是赢在了起跑线。对此,李父李母也赞同女儿的想法。我国的教育真的是两极分化,有的家长是一点都不重视,孩子能读就读不能读就拉倒,家长是不会多管的。有的家长却又万分重视,从幼儿园开始就一路陪读到大学,在这些家长的眼里,孩子的教育问题是家里的头等大事,其他事情都得往后排。李水秀明显就是后者,她的女儿才四岁,已经懂得三种语言,她自然不会让女儿上普通的幼儿园,然后埋没了她的天赋。最后,经过跟父母的商量,李水秀把女儿带到了省城,在省城给女儿找了一家师资力量非常强大的双语幼儿园。尽管她离婚分到的钱足够她在省城这里买套房了,但李水秀暂时并没有买房的想法,而是选择在幼儿园附近的小区租了一套房子。李父李母自然也跟了过来,他们在老家那边其实也没做什么事,夫妻俩的退休金已经足够让他们过得非常舒服了。如今外孙女到省城这边上幼儿园,他们自然要跟过来帮忙做做饭,接送以及照顾孩子,这样才能把女儿解放出来。在这边安顿好后,李母才说道:“阿秀,孩子交给我跟你爸就行了,你还年轻,总要找点事情做。”李水秀点头道:“我知道的,我在回国之前,就有了完整的规划,现在玲儿的问题已经解决,接下来我打算在省城这里开一家日料店,爸妈你们觉得怎么样?”对于女儿要开日料店,李父李母都不是太意外,他们女儿毕竟在日本生活了几年,也学着做了几年的日本料理,现在回国开家日料店,这是非常正确的思路。虽然他们不喜欢甚至是讨厌这个国家,但也不能把跟这个国家有关的东西都一刀切,那样的话根本就没办法生活。毕竟,真要算起来的话,拖鞋、人字拖、塑料伞、安全气囊、汽车导航、笔记本电脑、方便面、蓝光LED(发光二极管)、自动检票机、干电池、电饭煲、胃镜、自动铅笔、全自动麻将桌、变频空调、CD、VCD、 blueray蓝光、随身听等等,这些日常用到的东西,都是日本人发明的。要是真一刀切,那这生活真过不下去了!当然,反过来也是一样的道理,这个世界哪个国家敢说不用中国人发明的东西,那生活同样过不下去。李父道:“我跟你妈都不懂得做生意,反正你是出过国的人,见多识广,你觉得这生意能做,那就去做。”李母也鼓励道:“是啊,你爸说得对,你觉得这生意能做就放心大胆的去做,家里有我跟你爸在,什么都不用你操心。”李水秀点了点头,说道:“嗯,我知道,不过在开店做生意之前,我打算先去一趟桂省省城。”李母问道:“去桂省省城干嘛?”李水秀道:“爸,妈,其实我早两年就想离婚了,只是因为种种顾忌一直拖着没离,去年之所以能够离婚回来陪你们过年,主要原因是我在日本的时候遇到了国内的一个同胞,是他的劝说才让我下定了离
第四百九十七章 有没有一种可能,我们说的其实是同一个人(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