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隆万盛世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369章 1459草原消息(2/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而且他们又不在辽东边境上,地处腹地,也没什么危险的。

    魏广德能做的,就是找人帮他们往上挪官位,从总旗升到百户,再谋个世官,这样就没有后顾之忧了。

    这些动作,都得一步步慢慢来,他倒是可以直接弄下来,可魏广德还在乎自己的名声,而且天下太平的年代,要求个世官也不是那么简单的。

    和文官体系不同,武官体系分流官和世官,流官就是凭借军功获得的升官,而世官就是世袭的武勋,可以传承的官职。

    大明朝文官体系里,可没有世官一说。

    如果硬要说有,那也就是钦天监里的阴阳官了。

    早些年大明边防溃烂,形同虚设,蒙古骑兵可以随意攻打长城关隘,让边民苦不堪言。

    许多卫所军户的驻地都被攻击,百姓和军户四散逃命,许多都跑到了山陕一带求生。

    魏广德当初委托兵部帮忙查找,山西那边各地接受的难民都清查了花名册,没有找到魏家的人。

    兵部那边也算真办事儿,又帮着让陕西那边也查查,多少都接受了宣大一带跑出来的难民安置。

    没一会儿,晚饭就好了。

    饭桌上,就魏广德和夫人,还有小儿子寿康,至于两个庶子,则是在自己小院子吃饭。

    “我打算在花园里弄个给孩子们玩的地方,明日你找木匠来”

    魏广德把后世淘气包说了下,那地方适合几岁一下的孩子玩儿,主要是垫子做好就不怕孩子摔碰到。

    “呵呵,今天在前院看到丫丫,小丫头说花园不好玩,正到处乱蹿看稀奇,我就想着给她弄个玩儿的地方。”

    魏广德简单说了前因后果,因为两个庶子都是徐江兰贴身丫鬟所生,倒没有什么豪门家族里嫡庶之间狗屁倒灶的事儿。

    徐江兰虽然对两个庶子不算好,但也绝对不算差,按照哥儿、小姐该有的待遇,安排专人看着,负责伺候。

    以后两个侧室在他们吃饭的时候还要过来伺候,负责端茶倒水,现在也都不用过来,在自己院子吃饭就行了。

    吃过晚饭,魏广德直接就进了书房,考虑该怎么排字辈合适。

    字辈,也叫作字派,是指名字中用于表示家族辈分的字,俗称派。

    其意蕴为修身齐家,安民治国,吉祥安康,兴旺发达。

    字辈是中国传承千年的重要取名形式,也是中国古代一种特别的“礼”制,它一直延续到现代。

    由于各种原因,自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后,字辈谱对世人变得陌生,这种现象在年轻一代更是明显。

    字辈属于类诗体,因为有时候他并不是像诗那样严格讲究对仗平仄,一般是以四言、五言的居多。

    除了类诗体以外,还有以对联形式出现的字辈,但是这种形式的不是太常见。

    还有就是纯粹以五行相生定下的字辈,譬如高氏钢公后裔,36代到45代为“墀铭泉树炳,堂锦洙机烜”。

    再有的就是单纯规定偏旁的字辈,譬如《义桥谱》载,宋中散大夫韩休卿所订萧山韩氏8世派语为:心之言可,山问日世,像前四个字一般都是做偏旁用的。

    还有一种用法就是像《越韩谱》载,明刑部尚书韩邦问为绍兴韩姓所订16世派语为:人淳禾溥,金信水贞,火明土永,木茂竹承。

    这套字辈规定后代字辈是单双字间隔的,像“人”实际说的就是以人为偏旁。

    字辈应该说一部完整家谱不可或缺的部分,是一个家族的印记。

    其实字辈也算是一种比较随意的文学形式,它的随意性在于,虽然有一定的格式但是不像律诗那样讲究严格的押韵,不像词曲那样必须套用现有的牌名。

    通过字辈可以把两个不认识的人团结到一块儿,可以使陌生人之间产生突如其来的亲切感。

    更能够增强各群体间的凝聚力,字辈作为姓氏文化的一部分,其实是应该将它很好地继承和发扬下去。

    魏家以前都是大头兵,又是单传,自然没有订立家族字辈的传统。

    现在魏广德出人头地了,确实也该认真考虑下这个问题。

    至于下午和张居正说的宗室问题,还是先放放,反正也不急。

    现在魏广德为官,一举一动可都是被人看着的。

    虽然排字辈是私事儿,可里面稍微用错字儿,可能就会有人背后说三道四,搞出一场政治风暴出来。

    魏广德自然不能乱用文字,还得表现自己忠君爱国的思想。

    好吧,家族靠军功得了武勋,那是祖宗恩泽,也是朝廷的恩惠,家族要继续繁衍,还要能一直发展下去。

    很快,魏广德就铺好纸,自己开始慢慢磨墨。

    等墨汁磨好,心中也定下了该怎么排。

    伸手提笔,直接在纸上笔走龙蛇,写下“国朝存祖泽,一本尔能联,仁孝宗先正,永世发家祥”二十个字儿。

    很正统,没什么出格的,也把想表达的希望都表达了。

    排好字辈,魏广德就开始给老家写信,还得征得老爹同意才行。

    家书写好,魏广德也没急着收,就放那里等墨干,就起身背着手走出书房。

    书房不是谁都可以进的,魏府里规矩森严,除了一个负责书房打扫的书童,其他人是不能进来的。

    后面几日,在张居正指示下,吏部开始大肆选派官吏为接下来旧港、吕宋和缅甸等地的清丈做准备。

    同时,户部也开始筹划来年大造黄册之事。

    这些都是张居正在负责,魏广德倒不需要操心,有张四维和申时行协助,推进倒是很快。

    一晃已经过去半个月,草原上终于传回消息。

    书信是太医所写,走锦衣卫密探的渠道送回,重点自然是经过他们诊治后俺答汗身体的病情。

    刘守有在收到消息后,第一时间就带着手本送到内阁。

    “按书上所说,俺答汗拖不过两年,很可能就在明年年中前后。”

    进入值房,刘守有简单把草原上的情报进行了报告。

    魏广德没说话,只是翻看太医所写俺答汗病情。

    都是些老年病,并没有发现有人动手脚的迹象。

    “他那些儿子都在做什么,有没有厉兵秣马准备争夺汗位。”

    魏广德乐呵呵看着刘守有问道。

    “之前几个台吉私底下有所动作,但顺义夫人给几个台吉去信以后,他们暂时都消停下来了。”

    刘守有答道。

    “哦,这么说俺答汗应该已经有了安排。”

    魏广德笑道,“如此也好,我们静观其变,看看俺答汗到底是属意黄台吉还是把汉那吉。”(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