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隆万盛世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309章 1399张科抵京(2/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兵部的事儿,魏广德是绝对不同意曾省吾来做了。

    上次辽东的战事,他的应对非常不利,让魏广德绝了用他掌军的念头。

    早先用他去兵部,就是因为曾省吾在四川巡抚任上有平叛经验,所以魏广德以为他已经有掌兵的能力。

    显然,南北差异太大。

    所以,如果张居正坚持要用曾省吾掌兵部,那魏广德就会要求先外调曾省吾坐镇宣大,熟悉北军作战,然后再谋求升迁。

    说到底,现在魏广德就是在等,等张居正自己熬不住了,挂掉,那一切就是他说了算。

    张居正后世名声不错,他犯不着和将死之人都什么。

    斗输了,一切全无。

    斗赢了,怕是后世也会落下骂名。

    特别是万历朝改革要是失败,会不会把失败的原因归结于他?

    天地良心,他也是支持改革的,只不过有时候顾虑多点而已。

    穿越者有胆气,怼天怼地怼空气这一套,他不敢学,学回来。

    命就一条,到了现在的位置,魏广德追求的不仅是把大明朝治理好,还想赢得身后名。

    张科和劳堪等人闻言,都是微微点头。

    他们当然不知道魏广德真是想法,只有魏时亮之前脸色有些微变,但也没有过度表现出来。

    毕竟,他一直待在刑部,早就把刑部尚书看做自己的囊中之物。

    可是眼下的情况,似乎魏广德有意拿这个位置和张居正做交换,这让他如何能高兴得起来。

    魏时亮的表现,魏广德当然看在眼里。

    说实话,魏广德对魏时亮的感观是很不错的。

    从他入阁后,魏时亮这个老乡就表现出来对他很是顺从,完全就是紧密的靠向他。

    实际上,魏广德清楚的很,魏时亮早先应该是和朱衡走在一起的。

    毕竟,在江西官员逐渐退出朝堂后,朱衡一度成了赣省官员之首,许多人都有他马首是瞻。

    只是他从吏部侍郎一跃进入内阁后,才一跃成为赣省官员最有出息的人,然后包括朱衡在内,都开始围绕在他身边。

    那时候,朱衡已经是工部尚书,而他还在忙着抄录《永乐大典》,没有跳出翰林院这一亩三分地。

    今日的接风宴,京城江西高官几乎都到了,只要谭纶因为身体原因没有前来。

    为了安大家的心,魏广德这时候又笑道:“其实大家在衙门里踏踏实实办公就好,其他的,我都会考虑到。

    实际上,也别把自己拘泥在某个衙门里,六部之间相互调动本就稀松平常。”

    魏广德这话,就是说给魏时亮听的,别光盯着刑部,六部衙门多的是,只要有好的官职空缺出来,他就会为他们考虑,该争夺的自然会争夺。

    不过魏广德心里其实也清楚,这些话也就是说说,大明朝廷真正有权势的官职,其实也就是那几个。

    别看有所谓的九卿,但实际上实权只在六部和都察院这七个实权衙门里。

    其他的衙门,都不过是官职转迁的途径而已。

    “今儿下午接到琼州发回文书,海刚峰已经接旨,不日就会启程前往南京。”

    看气氛不对,劳堪马上说话,插开话题。

    “起用海瑞,私底下没少人议论此事。”

    魏时亮这时候开口道。

    反对海瑞出仕的人,刑部肯定是第一位的。

    毕竟,海瑞获取名声的方式,大多都是在打刑部的脸,因为他们处事不公。

    都谁知道官官相护,但这也是人情世故,中国人千百年了,依旧摆脱不了,也不可能摆脱得了。

    “海瑞这次起复,主要还是盯着各路的御史,别的不用管他。”

    魏广德笑道。

    对于起用海瑞,连都察院都认可了,六部还在乎什么,咸吃萝卜淡操心。

    听他这么说,魏时亮也不说话了。

    他其实也是好心,给魏广德提个醒。

    这个事儿最先是劳堪提起的,他们在座的都知道。

    但既然给办成了,自然无话可说。

    一开始,他们可都认为张居正是不会点头的。

    张科这时候见状,笑着开口说道:‘其实做好本部堂务就好,别的也不用多管。

    对了,善贷,现在兵部主要就是做什么差事儿,如今都已经天下太平了,就管管军饷发放?’

    现今和当初不同,四周貌似都没了仗打,蒙古那边也维持十年和平,虽然偶有事端,但双方都很默契的克制着。

    “兵部怎么可能没事可做,就说东北,奴儿干都司的事儿今年是没希望了,不过我打算让徐乔安派船向北试探下,寻找海路直接去奴儿干城的道路。

    如果可成,工部那边运河就没那么急迫需要完成。”

    之前,戚继光已经打算派兵北上到土河附近造船,以方便明年沿黑龙江北上直抵奴儿干城。

    但是被蒙古人一闹,这兵自然是没有派出去,可不就把事儿耽误下来了。

    同时,也提醒了朝廷,辽河和松花江支流打通已经是迫在眉睫,如果朝廷真打算向奴儿干用兵的话。

    不过现在兵部已经筹备起东海水师,魏广德自然有了新的想法,那就是沿着海岸线一路向北,走海路抵达奴儿干城。

    在那里驻军,大船也可以走海路直接进入黑龙江。

    不过出于稳妥,松辽运河还是得让工部的人去看看,确实是否可行。

    “海路其实没有其他人说的那么风险大,否则倭寇也不会坐船远涉重洋而来我大明。”

    和倭寇交过手,张科也就不是坚定的海禁派,倒是很支持发展海运的。

    “现在兵部其实就两个事儿,一是西南的缅甸安定,二就是东北恢复奴儿干管辖,其他都有条例。

    等两日你入了兵部,可以试着争取其中一个差事儿,你和戚继光也认识,倒是不妨选择奴儿干之事。”

    魏广德笑道。

    “缅甸的战事结束,剩下都是琐碎,倒也没什么好争的。”

    闻言,张科就微微点头。

    “另外进了兵部,帮我关注缅甸那边的消息,算算时间,殷俞二人该回来了。”

    魏广德继续说道。(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