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鉴宝宗师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千零八章 斗彩之说(2/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以上二例记载了明代宣德与成化时期有‘白地青花间装五色’与‘五彩’的瓷器都很名贵。”

    “虽然‘青花间装五色’和‘五彩’是什么样的瓷器,其特点如何,说得不够明确。但结合传世品及近年的科学考古材料分析,明人沈德符、谷应泰所述应是宣德青花五彩,而记载中的‘五彩葡萄撇口扁肚靶杯’则是成化斗彩中的名品。”

    “由此不难推断,在明代时期,当时的人们是将青花五彩和斗彩统称为五彩的。”

    说到这里,青年略作停歇,接着补充道:“有关这点,在乾隆时期唐衡诠《文房肆考》中也有记载:‘成窑以五彩为上,酒杯以鸡缸为最,上画牡丹,下画子母鸡,跃跃欲动。’”

    “民国前辈许之衡先生所著的《饮流斋说瓷》也有记载:‘成化五彩人物,其工细者,系以蓝笔先绘面目衣褶,继乃加填五色。’"

    “以上三例记述表露,明人、清人、以及近代的人士,在著书立说时都将明成化斗彩瓷器称为五彩。”

    青年越说越得劲,神色越自信,口吻越从容不迫起来。

    “有关斗彩这个名字定义,据现目前发掘的历史文献记载,最早出现是在一本著于清朝雍正或乾隆年间的《南窑笔记》之中。”

    在众人瞩目之间,他娓娓道来:“据《南窑笔记》记载:‘成、正、嘉、万俱有斗彩、五彩、填彩三种。先于坯上用青料画花鸟半体,复入彩料,凑其全体,名日斗彩。”

    “‘填(彩)者,青料双钩花鸟、人物之类于坯胎,成后复入彩炉,填入五色,名曰填彩。五彩,则素瓷纯用彩料画填出者是也。’”

    “这本书将斗彩、五彩、填彩做出了细致划分,为我国后续彩瓷相关的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

    这番阐述,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

    无论是故宫培训班的学员,还是日国使团的青年才俊。

    亦或者颜知礼、董春华这些老古董,又或是日国使团的研究者,以及外交部陪同的官员,都是听得津津有味。

    一个个仔细认真地样子,宛如专心听课的学生一样。

    唐顺听着青年的讲述,也是频频点头。

    有关斗彩的知识,他自然是了解的,且十分熟悉。

    作为古玩商人,或多或少,都会对国内外各类知名的文物,进行研究和了解的。

    什么古玩最值钱?

    当然是最具研究和收藏价值的文物最值钱了啊。

    所以,为了赚钱,任何一位古玩商人,都会对青花瓷、斗彩、珐琅彩、五彩等举世盛名的文物有所了解。

    只是唯一不同的是,了解得深浅多少罢了。

    唐顺作为宗师级的人物,对这些知名文物的了解,无疑是极深的。

    所以,培训班学员讲述的知识对不对,唐顺稍加思索,便能分辨出来。

    单凭青年讲述出有关斗彩的名称定义的年限,唐顺就已经肯定了青年的才识。

    对方绝对是深入研究过斗彩的,百分百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