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之嫣然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村史(1/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初夏的风带着花果的香,村子各处都见榆树、泡桐树以及苦楝树,还有家槐树。薛凝霜自觉自己很沉不让母亲再抱自己,于是母女俩手牵手走在阴凉地。

    说起要去走亲戚不得不说一说这整个村子的布局,村子四周都有沟渠,更有四五个将近一千平方的大坑。

    沟渠是用来蓄水、跑水的,以免赶上大水年份使得村子被淹,又或者赶上干旱年份,庄稼旱死。

    村子之所以能被设计得这么合理,全赖村中第一任村委领导班子。

    当然,这些过往薛凝霜是没参与的,因为她那时还没出生。而她的父亲也只是个十几岁的少年而已,母亲更小。

    据薛凝霜父母回忆,四十年前他们这个村子只有二十几户人家。那时还是吃大锅饭,小孩子割猪草挣工分,大人们劳作挣工分,每天吃得是芋头汤,只有过年过节才有肉吃……

    别看只有二十几户人家,每家每户却都有七八个小孩子,再加上没有结婚的兄弟姐妹,可以想见一户人家住多大地方。

    这些暂不细表,说回那些沟渠。

    薛凝霜所在的这个村子,四十年前是种水稻的。种水稻的先决条件之一就是要有丰沛的水资源,据她父母回忆,那时候村里还发过大水呢!

    那后来又是怎么种起小麦、大豆、玉米这些不喜太多水的农作物呢?

    这要说回到村子实行土地承包那一年的领导班子,那里面有位书记是出去见过世面的。他不忍心村民们每年都面临淹水减产的风险,就号召全村人挖土填土,铺平村子里所有的土地。并号召大家挖沟渠,把地里的水放进沟渠里……

    薛凝霜没见过那种全村一起上,把淹水的涝田改头换面的劳动现场,但是那些村子里的大坑,包括他们家屋子后面的大坑都是这么来的。

    讲到这里就要说一说薛凝霜父母是怎么相识的,又是怎么走到一起的。

    薛凝霜的爷爷奶奶和姥姥、姥爷两家人都是一个村子的,在实行宅基地政策前,两家人甚至是邻居,可谓知根知底!

    说是亲梅竹马,其实不是。五岁的年龄差,那会儿又讲男女有别,所以其实俩人没什么交集。

    真正有交集就是在土地承包的那个时间里,那会儿薛凝霜的姥姥是妇女主任。薛凝霜的父亲是村高官的小秘书,十几岁的年纪,因为字写得好被大人们带进带出。

    然后,小少年看到了薛凝霜的姥姥,她带着女人们,包括薛凝霜的奶奶用藤筐挑土,一干就是一整天。

    他心中佩服这样的女人,欣赏这样的女人,想娶的也是这样的女人。当然,在他心里他的母亲、姐姐们也都是这样的女人!

    对,那会儿最常用的口号是什么?人有多大胆……不对,劳动人民最光荣!勤劳的汗水能创造无限的未来!

    在他以为里,薛凝霜的母亲一定会像薛凝霜的姥姥还有她的两个姨妈那样干活利索,里里外外一把抓,到时候两人结婚一起勤劳致富!

村史(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