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律大石在蓄积着力量,正准备朝着西边进兵的时候,听说东喀喇汗国的使臣前来进见,高兴的耶律大石格外重视,迎进王宫亲自接见。
当他得知了东喀喇汗国目前的现状之后,心里特别高兴,暗自欢喜起来,感觉到这真是天神护佑着辽国不灭,在他最想什么的时候,就来什么。
为了表示辽国的诚意和热情,耶律大石抽时间陪同东喀喇汗国使臣,前去观看了,周边各国的朝见时,所带来的各种礼品,及他们对大辽的诚实的心意。
当时随同耶律大石一同前行的,还有一个人,那就是李富贵,三个人边闲聊着,边缓缓而行,他们所去的地方,当然全都是事前准备好的。
无数的牛、马、羊场,无尽的兵铁器,还有特别繁荣的,蒸蒸日上的,高涨的子民,那热火朝天的激情,完全感染着东喀喇汗国使臣。
他在心里默默的想着,难怪大石在这里能轻松的打败了,那个强大无比的大金国,从他们这些子民的精神状态来看,就足有证明了人家的实力。
在李富贵的引导下,一行三人在前边缓慢行走着,后面紧随着几个护卫,离的远远的,每到一处,耶律大石一点王爷的架子都没有。
一边陪着使臣闲聊着,同时也朝着和自己打招呼的,那些将士们含着笑应和着,有时他们三个人停下来,耶律大石还跑到将士们身边,指点着他们所做的事情。
使臣从来都没有想过,一个王爷,能这么亲近下属,和他们相处的这么融恰,彼此见面之后,一点约束都没有,这简直是一件难以理解的事情。
他们一边观识着,这些年来,耶律大石在可敦城,所取得的一系列的成果,一边朝着往前慢步而行着,就在这时,东喀喇汗国的使臣再次提到了。
他们国家所面临的困境,盼望着耶律大石大王,能在百忙之中,出兵东喀喇汗国,来帮助新上任的国王易卜拉欣,平定国内混乱的局势,挽救子民于兵乱之中。
因为这强大的可敦城的辽国,在这周边的国家之中,影响力太大了,威望太高了,只要辽国出兵前往东喀喇汗国,那一心想着夺王位的,几个家伙。
面对强大辽军的实力,谁还敢有这个心呢,试想一下,在东喀喇汗国内的各个部落里面,又有那一个部落,能强大到把金兵赶跑的地步呢?
当东喀喇汗国再次谈到了国内的情况,并忧心的盼望着,耶律大石大王,能尽快的早日子兵,帮助他们,让他们过上宁静而又幸福的生活。
当使臣再次提起这件事情时,一行三个人,都不由的,停下脚步,仰着头朝着西方世界看去,站在微风之中,望着西边的世界。
在这么好的天气里,几个人的心情也都格外的好,就象这美丽的天空中,在明媚的阳光下,绿色的草原上,正出现的勃勃生机般。
空中浮动着几片白云,在微风的吹动下,轻轻的,慢慢的飘移着,一幅绝美的画面,展现在三个人的面前,高兴的欢喜的交流着各自想法。
突然之间,西边奇异的现象突然出现,在这么好的天空中,发现西边世界里,一片黑暗,而耶律大石他们脚下所站的土地上,却投放出了奇异的光芒来。
这突然出现的奇异现象,将三个人都惊的瞪立在那里,情不自击的朝着西边天空中望着,久久的,好长时间谁都没有说话。
东喀喇汗国使臣一看到,他们的国家天空的上方,突然出现了黑暗一片,惊的站在那里,脸都变了色,瞪着眼睛看着耶律大石和李富贵,不知道如何是好。
当过了很长一段时间之后,西方的世界里,再次缓缓得慢慢的,光明再现的时候,这突然的变化,几个人好长时间这才回过味来。
李富贵知道这是什么情况,因为辽国以准备向西方动兵了,在动兵的这段日子里,西方将会受到重大打击,大辽将会象一把快刀般的,征服他们。
明知如此,这么重大的军事行动,自然不会透露给东喀喇汗国使臣,他站在那里,晃头晃脑的,一付很认真的样子,大惊小怪的说道:
“天象异象很可怕,西方清肺黢黑一大片,由此可以来推断,喇汗国内要动乱,如不及时在改变,怕要改朝又换代,此行使臣要慎记,返回国内速决定,要是晚了天即变,辽国再强无法改。”
吓的东喀喇汗国使臣一听这话,脸都变了色,忙慌向李富贵寻求真中奥密,李富贵站在那里,伸出手来,有板有眼的忙活了一阵之后,这才慢声细语的说道:
“我说尊敬的东喀喇汗国使臣,其实你心中不需要问我们,就应该明白,如果你们国王要是不尽快的决定,让我们出兵帮助的话,用不了多长时间,你们国内就要发生政变,也就是说,国王的哥哥,会很轻松的推翻他的王朝,这个你应该很清楚。”
李富贵的一番分析,惊的东喀喇汗国连连点头,表示他所说的话,真是千真万确,一点都不假,心里烦乱,那里还有呆下去的心情。
转过天来,他草草的收拾了一下,领着自己的手下,慌张张的,一路狂奔,直奔东喀喇汗国赶来,他要当着易卜拉欣的面,陈述其中的厉害,最后由他来决定。
作为国王最忠诚的臣子,这是他力所能及,所能做到的,他将尽全力全做,这么想着,一路之上,那里敢停顿下来休息,担心回去晚了,国内生变。
在他一见到国王易卜拉欣之后,便将他们所了解的情况,所知道的事情,及天象的变化,一五一十的全都当着国王的面抖了出来。
坐在那里听的入神的易卜拉欣国王,沉默了很长时间,很明显,他所分析的情况,和李富贵所言,几乎是完全惊人的一致。
既然是一致,那就是英雄所见略同,既然是略同,那就得抓紧来阻止和改变,这个可能即将发生的事情,他不想再犹豫了。
再犹豫下去,王兄率落各部落真要是突然发兵政变,到那时一切都晚了,事不迟疑,迟者生变,他坐在那里腾的一下子,站起来对回来的谋士道:
“为保喇汗国太平,你得再次去可敦,想方设法求发兵,即刻直奔咱喇汗,强兵压住王兄势,再想法子削兵权,如此大事再推迟,喀喇看样要不行。”
最初就主张和盼望着国王易卜拉欣能和辽国联手,打压国内的造反势力,在听说了国王的想法之后,谋士点头应下,向国王辞行道:
“千山虽阻很辛苦,下臣根本不在乎,为保喇汗过太平,连夜便向东边行,苦求大石快出兵,打压部落不能迟。”
看到如此忠实而又卖力气的手下,国王易卜拉欣面对自己所遇到的困难,根本就不需要多考虑了,吩咐谋士多带些礼物,再次返回可敦完成保国使命。
当耶律大石再次接见了东喀喇汗国使臣,得知国王易卜拉欣正盼望着,辽国能出兵东喀喇汗国,帮助国王压制本国的势力,让国家内部局势稳定下来。
耶律大石内心早就对西征,做好了准备工作,看到东喀喇汗国使臣的请求,李富贵忙向耶律大石进言道:
此时我等进兵,直插而入回鹘,先将那里的国家征服之后,才能进兵东喀喇汗国,目前他们国家正处在动乱时期,虽说是进兵的好时机。
而他们国家要是不乱到一定份上,咱们突然发兵赶到那里,自然会引起国王对你的疑心,即是这样,我们不妨暂时性的先答应下来。
说我们目前,虽有帮助东喀喇汗国国王,挽救国家于危难之时,只是苦于,现在求助我们的国家真是太多了,目前来看,实在无法分身救治。
比吟说,现在的回鹘国国王,毕勒哥目前被他的子民,赶出了他们的国赶,你们是知道的,我耶律大石一听到,失去自己国土这个词。
内心就充满了悲愤和愤怒,一个有血有肉的子民,那一个不是爱自己的国家,那一个不愿留在自己的国土上,为这个国家的强大而努力拼搏着。
第192章 劝说喀喇汗使臣(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