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丁保国不愿相信,但这就是目前正在发生在城池附近的真实状况。海汉军在火炮性能方面的巨大领先,让南昌守军所指望的城防炮全无优势可言,就算居高临下也依然被城外的炮火打击严重压制。
就连面对赣江上的海汉战船,守军的火炮也依然占不到什么便宜。这些战船并不靠近南昌城的岸边,在江中排开一字长蛇阵,堪堪在城防炮的火力覆盖范围之外,城头上的守军就只能干瞪眼了。
守军就只能这么看着海汉军在船上不紧不慢地调校炮口指向,然后对着城头上几处比较显眼的目标开火。
德胜门先前被热气球上投下的炸弹炸塌了半边城楼,然而剩下的半边废墟也没能挺过这一天,在随后到来的海汉舰队炮火打击下,仅存的残骸也轰然坍塌,化作了一堆废墟。
而城西一向被视为南昌门户的章江门,同样也未能逃过这一劫。除了城楼成为海汉舰队的重点打击目标之外,城门外的瓮城也未能幸免,在多门重炮的集火之下,瓮城城墙被轰出一道宽逾两丈的缺口,几乎失去了其屏障作用。
陆三师在城东展开的炮击攻势同样毫不留情,永和门的守军被城外的火力攒射打得根本抬不了头。城头上仅有的十来门城防炮,在短暂的开火后就被城外海汉军一一点名,宝贵的炮兵也被顺势带走了大半。
永和门守将见势不妙,立刻派出快马向坐镇城南的丁保国告急,称海汉军主攻方向乃是东边,需立刻得到增援,否则永和门很快就要告破。
孰知作出这种判断的可不止他一个,丁保国几乎是在同一时间收到了来自德胜门和章江门的告急求援。从各地的战报来看,似乎海汉军是在四个方向上同步发动攻势,并无主攻佯攻之分,整个城防处处都是其攻打目标,处处都有可能在下一刻被突破。
这样的情形,让丁保国不禁想起了五月六月那段时间,都司衙门几乎每天都是被各地送来的紧急军情和求援信填满,江西下辖的所有州府县都在告急,似乎海汉军无处不在,且完全无法抵挡。
丁保国当时只觉得各地统兵的将领无能,海汉军再怎么强,分兵攻打各个州府,那终究也只是小股部队作战,怎么竟无一地明军能将其击退,甚至能撑到十日八日的都为数不多。
丁保国只觉得这是海汉提前渗透的作用,就如同那九江一样,根本没开打就望风而降,地方官府直接俯首称臣所致。
直到海汉兵临城下,拿出了真本事之后,丁保国才意识到自己先前的认知可能的确有些谬误,南昌城都守得如此狼狈,又能指望那些驻军规模以千人计的小城能挺多久呢?
但沮丧归沮丧,丁保国终究不能对四处告急的状况置之不理。他下令调动城中作为后备力量的明军,分别前往交战最激烈几处城门增援。
当然他其实也明白这些步兵的增援作用只是聊胜于无,血肉之躯又怎能挡得住城外的炮轰,只是以此手段让各处守军得到些心理慰藉,让他们知道至少后方还有可调用之兵,不会轻易放弃抵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