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魔女的交换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86章 初衷(2/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短暂的惊讶过后,我勉强迎着罗茜的视线,稍稍低着声猜测:“是指……包括我在内的读者们?”

    “是呀。”她大方地回答,笑容犹如不曾改变半分成色的灿烂阳光:“从1491年的6月开始创作,到今年6月完成最后一卷,已经走过了十年。在这悠长又短暂的岁月里,我们……很多人都变了,但我希望能通过不变的文字来留住过去的时光和曾经的美好,记住所有爱我和我爱的人们,以幻想之名描述那些不屈、勇敢、坚强的故事。所以,完书后再回首,就只是简单地希望,曾经的‘你’能过得幸福。不仅是你,是我,也是他,还有她……”

    原来如此!

    这大概就是她创作系列小说的初衷,不过,听起来似乎也不止是小说,而是有点记录文学的意味?

    或许那真是为了某些人而写的……只是献给的“你”并不是一个人,就如她所说的那样。

    嗯……

    反过来想,那些人中……其实也包括了那位学长?

    “竟然写了十年之久!学姐真有毅力……而且,以幻想小说为载体记下美好时光和亲爱的人们,真是特别有意义,也很了不起。”我感慨过后,就接着为问向罗茜:“学姐,当年1491年6月开始创作后,在系列小说的前六集里,最后一页的那段留言,‘献给1491年的你’,那也是……为了同样的人吗?”

    如果就是1491年6月的那个人……那么,到了1499年的2月11日,当罗茜来到月铃镇并重拾灵感,完成最后篇章,从终结的留言来看,那个人……已变成‘曾经’的人了吗?

    “嗯,应该算是‘同样的人’吧。”罗茜看着我,笑了下,说:“你注意到了,是吗?许多年后,或许是终于意识或感觉到了变化,却又想要留住那份最初的怀念,于是就改回了‘曾经的你’。”

    咦……她说了“改回”?

    即是说,之前就有过以“献给曾经的你”为结语的想法?

    “可能是巧合,学姐,我之前也见过这段话,‘献给曾经的你’,但是在另一本合集里。”我想着先验证某种“联系”,就问向罗茜:“就在红叶楼那里,嗯,现在是科联会学院分团的办公楼……”

    “哦,红叶楼,我知道那个地方。”罗茜马上回应:“你说的那本合集,是指二楼小图书馆里的《红叶集》吗?”

    啊……她果然也知道那本“书”,应该也看过那张纸条上的文字:“献给曾经的你”!

    “是的。学姐是在什么时候看过那本《红叶集》?”我记起罗茜之前说过毕业后很少回校,就接着问:“还在学院的那些年吗?”

    “对。是1491年2月初到学院参加预科班学习的时候。报到的第一天,我在校园里到处闲逛,偶然走到那栋红叶楼门口。”罗茜点了下头,说:“当时,那栋楼外面没有挂牌,就那么安安静静地背靠着山林,青藤绿叶装饰着半边红砖墙和白窗框,暖日阳光给它披上一层金色薄纱,看似古老沧桑却又不失生机,一下子就吸引了我。甚至,站得久了,感受着迎面而来的微风,仿佛还能听到藏在风中的轻语,就像是某种召唤,引人到里面一探究竟,仔细听听那究竟是什么样的故事。”

    嘿……我听到这里,却顿时心中一乐。

    这难道是语言文学系专业人士的“特质和直觉”?总是对可能有故事的地方或人都充满了好奇。

    就像那位“红叶话剧团”组织者、未来的“调查记者”韦娜,9月在卡诺州白峦区时,不就是她“带着”我和蕾雅“擅闯”那栋不知何故被废弃的无人屋子吗?

    然后,现在这位落落大方的罗茜学姐,怎么感觉她的内心里也潜藏着一丝冒险精神呢?

    说起来,当时的那栋红叶楼是否为半废弃状态?

    她该不会也如后辈那样……翻窗进楼一探究竟吧?

    说起来,一楼的窗台好像只到腰高咧……

    哎,真是不礼貌的联想!嘿……

    “那,学姐……当时你就进了红叶楼吗?”我压下笑意,接着问。

    “是啊。因为当时的红叶楼虚掩着门嘛,于是就大大方方地推开门走进去了呀。”罗茜似乎察觉到我的微妙神情,眨了下眼睛,微笑着回答。

    哦……嗯,也是。

    然后,罗茜就在“参观”的同时,走到二楼小图书馆,“找到”那本《红叶集》,并且发现那张发黄的老旧纸条?

    那么,当时的楼里还有谁吗?

    这时,我却想到了另外一个问题,就看向罗茜:“学姐,当时你提前到学院报道的那天,是2月的什么时候啊?还记得吗?”

    “记得是2月中旬的第一天,也就是2月11日。”罗茜回答。

    呃……1491年的2月11日?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