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侯府美厨娘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十章 一品酥(2/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做面食糕点很有讲究,那可是得花好长的功夫认真的学才能到火候。从揉面,制作,蒸煮或油炸,每个环节看似简单,但却都是要经过无数次的磨练才能熟练的掌握。

    李春儿打算做个“一口酥”,这是北京特产,听闻以前当做宫廷贡品,一直到现代还很受广大食客的喜爱。一口酥因曹操题词而成名,后经杨修同意品尝“一合酥”。以个小,酥松,甜咸适口,鲜美异常,在群众中享有盛誉,誉为“袖珍点心”。

    一口酥做法很讲究,没有一定功力的厨师是做不出来的。既然从古代很早就流传下来,想必偌大的侯府也一定能找全她所需的原食材。

    做一品酥要用到面粉、白糖、酥粉、植物油、芝麻圆子、鲜葱、花椒粉、食盐。李春儿将这些食材写成单子,刘大娘便命人一一给备齐了。

    李春儿首先制作酥粉:用菜油加适量面粉混合搅拌成酥粉。

    面粉合着油,调制成面团。调面团时,即用少量的开水调成较硬的面团,然后多次加冷水,使成软硬合适、滋润细腻的面团,备用。

    她开始制作心料,又将鲜葱洗净,剁细;将芝麻炒熟去壳,制成芝麻圆子;由于古代没有搅拌机,只能手工将花椒捣成花椒面。然后用蒸熟的面粉、白糖、化油、食盐和已处理好的鲜葱、花椒面搅拌成心。

    面团一个个揪成小团,将皮料小块包进制好的捏成小球形。

    刘大娘一脸惊讶的望着李春儿一气呵成的熟练手法,她以为自己在做梦,忍不住揉了揉眼睛,再看到盆里码得整整齐齐,形状好看的面点,打心里服气。

    古代没有烤箱,但有一种一种叫吊炉的东东,这些精细的点心都是用它烘烤的。当然很多精细的烘烤点心也是宫廷皇家和王公贵族等才能吃的上的。

    炉温一定要控制好,李春儿时刻盯着,约莫三分钟,成熟出炉。

    只见表面呈白色,底部略带浅黄色。皮酥分布均匀,底薄,小圆球形的小点心出炉,刘大娘闻着香味忍不住留口水,不怕烫的拿起一个放进嘴里,酥松油润、不腻嘴,具有鲜葱、椒盐甜香味和芝麻香味,满嘴的香味。

    她赞不绝口,觉着这次稳了。忍不住一遍又一遍的望向李春儿,仿佛捡到个宝。

    李春儿的一批点心做好后,刘大娘便命人找来了比较素净的碟子,上面没有很花俏的纹路。就只是是本身的淡青色,看起来很素雅。

    李春儿甚是喜欢这盘子,“刘大娘用这个碟子盛这一品酥绝对的好。”

    望着盆子里色香味俱全的点心,刘大娘再也不是那一副严肃的脸面,竟欢喜得眉飞色舞。

    “那不是大娘给你吹。当年大娘还在做姑娘时,在几个姐妹里那是最会配色。秀荷花用什么样的?底配什么样的线?我配出来的样式那是最最好看的。”

    李春儿忍不住打心底的赞叹道,“怪不得大娘选蝶子的眼光也是这般好。”

    任谁都是喜欢被人夸赞的刘大娘,被李春儿这么一夸,竟是脸色便飞起了云彩,再看着李春儿这点心做下来,完全颠覆了李春儿在刘大娘眼中的印象。

    当祝亲家的将李春儿带来时,她多少也听闻这丫头是侯爷府远方亲戚。一听她就是走后门进来,就觉得没有真本事,便打心里瞧不起她。

    但刚见到她做点心的模样,那绝对手法不一般,虽就简简单单的点心,但这手法气场就如一个真正的大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