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四日,做好了要去小学学校参观的决定之后,给海燕打了电话,问是否要一起去,理由是怀念童年。
海燕答应了一起去参观。约好了在杨大爷家集合,再出发。因为要翻山,就不带儿子一起去了,怕小孩闹腾,身体吃不消。
九点,海燕来到了杨大爷家,我两背着双肩包,带着水和零食出发了。
今天天气比昨天凉爽一些,和海燕经过了一片又一片平坦的菜地,菜地之间是水泥路和水泥砌水渠。
“二十年来,村里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你还记得咱们小时候,上小学的时候,只要是雷雨天气,老师就说可以不用去上学了,多爽,那时候,全是泥的路,哪像现在,都是水泥砂浆的了”
海燕兴致勃勃地说着。而我,不赞成她的观点,我更加喜欢的是小时候的风土人情。
“可也有不好的,咱们小时候经常在菜地的路边挖野菜呢,折耳根,还有好多其他的可以吃的野菜都很多,一大群孩子一起挖,直到被大人们骂回家,可现在,都砌成水泥的了,没法挖了,现在的小孩子有什么可以一起玩的呢,好像只有游戏”
这勾起了海燕的回忆,她说着
“小小,你还记得吗,咱们小时候可多玩的了,我最喜欢玩跳房子了,你小时候从没赢过我,打沙包也不错,男孩女孩一起玩,能玩一个下午”
“男孩子们喜欢打弹珠,斗鸡,女孩子跳皮经,踢毽子,啊~~还有好多好多”
“最另我兴奋的是,有的老爷爷会编蚂蚱,麻雀,好多好多小动物”
“手工课,咱们还会做剪纸~~”
海燕说着说着,开心的跳了起来。两人呼吸着新鲜空气,高兴得像个孩子。
菜地里有好几个人在干活。大家都起来得很早,在十一点之前把农活干完,十一点之后太阳就炙热了了,不适合在外面继续干活。一直到下午四五点钟太阳快落山了,人们才再次出来干活,一直到天黑完全看不见了才往回走。
走过了平坦的菜地,地势越来越高,到达了山底。山底只有一户人家,修着一层的楼房,房子的外立面是清水泥,没有贴瓷片,经过雨水的洗刷,房子已经长了青苔,整个外立面变得发黑。看样子这房子修了也有十五年以上了。
海燕指着楼房说
“这是你们班上小海的家”
说完这话,海燕立马住口,抽了自己一个大嘴巴子。
“呸呸呸,不能说死人,应该说是孙波家”
心里很是疑惑,印象中,小海家是很穷的。我问道
“不对呀,我印象中,小海家房子不在这吧,况且他们家是比较穷的,哪有钱修房子,这房子一看至少修了十五年以上了,那时候能修楼房的人没有几家,更别说是小海家了”
我和海燕经过房子的正面,绕着房子的外围,走到了房子的后面,后面是通往山上的路。
海燕顺手拔了一根路边的草,拿在手里撕着,说
“他们家发大火那一年修的,我那时还小,只记得大人们说的,房子被烧,政府赔了不少钱,政府出钱让修了房子了”
“原来如此,天灾人祸,真是可怜“
两人渐渐地走向山顶,路旁有几株桑果树,结着红色的果子。海燕跑了过去,摘了几颗,用手抹干净,自己吃了一颗,递给我一颗
“嗯,好吃”
两人欢快地笑着走着。
到达了山顶,一眼望去,山顶都被开发成了一片一片的土地,地里也没种菜种粮食,而是种着一株一株的核桃树,一株株核桃树连成了一片,铺满了整个山头。
看着眼前的美景,海燕更兴奋了,脸变得红扑扑的,双眼闪着亮晶晶的光。
“这地方在我们小时候是树木来着,后来大人们一起开发出来种菜,一到夏天,当这里一片一片的菜花全变成了黄色的时候,老师们就带着我们去水边和山上春游,可好玩了。你看,那座庙的后面,我们小时候去那放过风筝”
我往海燕手指的方向看了看,在远处,有一个庙,和昨天晚上梦里的庙一模一样。
那座庙正好在我们去学校的路途种,所以,我们决定先在庙里休息一会,再继续前行。
第十一节 七月四日 重返旧地(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