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在西双版纳艳阳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章 初到北方(2/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他们的头头喊了声,“我们走!”全都跑下车去。

    龙小鹰追到车门,这伙人已经翻过车站围栏逃入茫茫黑夜。

    探头看去,果然,极度寒冷的站台上,连个列车员都不见?

    回到车厢,有旅客在说丢了钱,差点被抢去东西的中年妇女鼓起掌来,车厢里的人也跟着鼓起掌来。

    旅客们在议论,“好险哪!如果没有这位为民除害的便衣警察,车厢里许多人都要遭殃。”

    “我不是民警。”龙小鹰告诉大家。

    “那你怎么敢去抓坏人?”

    “车上有列车员、乘警,有这么多旅客,还怕他们吗?”

    “旅途上只求平安,我们也是舍财免灾,敢怒不敢言。”

    马上就要到终点站,发生了这样的事,大家也就不睡觉了,都在谈论社会治安。

    不久,列车上的喇叭响起来了,开始播放音乐。

    音乐间隙,传来列车员清脆的声音,“终点站北京站就要到了,请大家收拾好行李,准备下车。”

    呜——火车汽笛长鸣。

    咣当当,火车轮子撞击铁轨的声音变得响亮起来。

    站台上一道道强烈灯光从窗外晃过,火车上的旅客纷纷起身从行李架上取下箱包。

    这是一九七七年二月,龙小鹰从西双版纳来到北京读书,他的知青身份又多了一个称呼,叫工农兵学员。

    凌晨三点多下了火车,车站外面飘着雪花,过往旅客疲惫不堪地卷缩在候车大厅等侯天明。

    虽然在火车上连着三个昼夜都没睡好,此刻龙小鹰心头却是兴奋的,伟大首都北京,全国人民向往的地方。从来就没有想到过自己能有机会来北京,突然一个命运转机,就站在这里了。

    托运的行李还不会到,身上只背着个挎包,他很想去看天安门。在候车大厅转了一圈,发现了出口,原来为了保温,火车站通往外面的门用厚厚的布帘遮挡着。

    把毛绒绒的护耳帽拉下扣紧,把围巾裹好,掀开布帘,刀割般刺骨的寒风迎面刮来。赶紧把围巾拉起来包住脸,决定了的事,再困难也要做到。

    车站外面是个广场,广场尽头有条街道,路面积雪结冰,这种时候是不会有人来逛大街的。但对于从大森林来的人感受就不一样了,虽然四周空无一人,足以让人感受得到大城市氛围。

    踏着积雪一直往前走,来到道路尽头,见到一条宽敞明亮的大街。有这么巧的吗?他立刻兴奋起来,看这宽阔的路面和街道熟悉的灯饰,这条街就是画报上的长安街,通往天安门广场。

    该往左走,还是往右?

    问路是不可能的。左看看、右看看,发现左边见到的楼房更为高大雄伟,就决定往左走。

    夜幕下的长安街宽敞宁静,橘红路灯让这里充满活力,飘落下来的雪花都被染成淡淡的红色,很是美丽。街边的树木、花园和小楼银装素裹,闪闪发光,这般景色,只有在父亲留学带回来的圣诞卡上才能见到。

    就是在这里生活了一辈子的人,也不一定会见到这个美妙的夜景,即便见到,也不会有他这样愉悦的心情。能推荐到北京读书,龙小鹰觉得还要感谢上山下乡的经历,没有经历过十分艰难困苦的日子,就体会不到什么是甜。

    面对一件艰巨的事,有的人信誓旦旦,有的人心存疑虑,最后得到回报的,一定是那个最能吃苦,最有恒心坚持下去的人。

    继续往前走,雄伟的天安门就出现在眼前,朱红色的城楼、白玉栏杆的金水桥,五星红旗下站着手握钢枪的卫兵。

    街对面有人守卫,半夜三更,就不过去打扰他们了。

    围着广场绕了一圈,庄严的人民大会堂、高大的人民英雄纪念碑、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国革命博物馆,一件件向往已久的建筑物呈现眼前。

    几天前,这还是做梦都想不到的事。

    一个星期前,在农场的女友夏莲患恶性疟疾住院,缺医少药挣扎在生死线上。在条件简陋的病房守护着她,从白天守到夜晚,从夜晚守到天明,时刻处于高度紧张中。

    多亏北京医生及时赶到才把她从死亡边缘救出,北京医生还未离开西双版纳,自己却来到北京。

    翻天覆地的变化,仿佛有只命运之手在安排。

    龙小鹰觉得,这个静谧、五光十色的世界才是自己想要的世界。

    当一名优秀科学家,这是从小梦寐以求的愿望,现在这个愿望可以实现了,他想毕业后要争取留在北京。不回去,对不起热心推荐自己上大学的李书记和其他同志,但留在这里,对国家对人民贡献更大。

    当他驻足瞻仰人民英雄纪念碑时,看到有辆公共汽车驶过长安街,路上也开始出现棉包棉裹忙着去上班的人们。

    脱下手套,在棉衣里摸出学校提供的地址,冻僵的手指已不听使唤,纸片都撕破了还未打开。

    搭乘早班公共汽车赶往学校,走进大铁门,值班室亮着灯光。现在知道了,挂着厚重布帘的地方就是值班室的门。

    掀开布帘走进去,里面炉火通红,值班人员正在烧水。

    “请问——”开口时才发现嘴巴被冻得张不开,后半截话都说不出来。

    见他衣裤单薄,仅穿个短棉袄,值班人员热情招呼道,“外地来的学生吧,快过来坐。”

    “谢谢!”

    “您从哪儿来?”

    “云南。”龙小鹰被冻得口齿不清。

    “越南,那儿很热啊。”

    “没有,是云南昆明。”

    “噢,那也差不多了。昨天我刚接待了一位从越南来的留学生,跟您一样,又黑又瘦。新来的工农兵学员吧?”

    “是的。想打听一下到教务处怎么走?”

    “现在还没上班呢。看您很困倦的样子,到炉子面前烤烤火,喝口水暖暖身子,休息一下,到时间我会告诉您。”

    跟值班人员聊了一下学校的情况,该往什么地方走就清楚了。

    上班时间来到教务处,听说他是从西双版纳来的新生龙小鹰,一位老师热情地接待了他。

    “走了这么远的路一定很辛苦,坐下歇会儿,喝杯热茶。”

    “谢谢!水不喝了,您忙吧。“

    这位老师把龙小鹰安排坐在火炉旁,让人倒了杯热茶给他,拿起听筒给教学楼打电话。

    虽然北方冰天雪地,但这里人人热情友爱,屋内不是暖气就是火炉,让人觉得心里有股暖流。

    手脚暖和了,龙小鹰脱下手套,开始翻挎包,伸手到底部一摸,脸色大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