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白义村白家堡的村委大院内,设有一所乡村小学。学校里只开设幼儿大小班和小学一到三年级的课程。过了小学三年级,村里的孩子就得去到附近的中心小学,或者去到乡镇上继续求学。
白义村是县级贫困村,学校里的生活条件比较困难,老师们吃水都是靠家长们轮流一担一担的挑,所以闻阳乡的老师们大都不愿意来白义村小学任教。
村里一些经济条件比较好的家庭,都带着孩子们去到乡镇读书了。再加上随着城乡经济的发展,白义村的人口也在不断的流失,学校里只剩下二十多个孩子在上学,闻阳乡教育办只给白义村小学配备一个教师的编制。
现在的刘老师,是嫁到白义村邻村的媳妇,觉得离家近,还愿意在白义村教娃娃们读书。可刘老师成天惦记自家地里的庄稼,对学生们也不怎么上心,也教不出什么成绩。
家长们觉得孩子在学校也学不好,对孩子们的学业抱着一种可有可无的心态,旦旦就是在这样的情形下辍学的。
白文山当着白义村的村长,天天为村子里没有老师,没有好老师而发愁,可是当时的白义村村委会根本没有任何的经济来源,他这个村长说白了就是个摆设,想给村里人办点实实在在的事情也是有心无力。
自从和白建章相识以后,他了解白建章的文化水平,也知道白建章是个热心肠,便跟他说:“反正你也生活在村里,空闲的时候,不妨去学校里客串客串,给孩子们讲讲外面的世界,鼓励他们好好读书,把孩子们的心留在教室里,别成天只知道玩儿,你就当是我这个村长请来的免费助教了。”
白建章的爸爸妈妈当年就在那所学校里读小学,之后才走近城市。他也想去到爸妈当年学习的地方感受一下。反正村里的生活也很无聊,自己也有大把的时间,又是这么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便同意了白文山的邀请。
学校里总共也就两间教室,幼儿大小班和一年级占一间,二、三年级占一间。每个年级学生少,课程又多,刘老师也确实忙不过来。空闲的时候,白建章便给刘老师承担起一间教室的教学任务。
孩子们对课本上的知识非常厌倦,上课老是打瞌睡。白建章在教授课本知识的同时,穿插和串讲一些城市里的奇闻异事,孩子们很喜欢听他讲一些自己从来没有见识过的东西,课堂气氛也就不像以前那么死气沉沉了。
刘老师没有赶上农村教师统一入编的时机,只是个乡村代教老师。他的收入来自学生们缴纳的学费和政府每月的补助,两部分加起来也没有多少。他的爱人在临州城里的建筑工地打工,就剩刘老师一个人留守家乡,还要照顾孩子,还要赡养公婆,还要招呼地里的庄稼。这么多事儿压在她一个女人头上,有时候难免会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情。
这天白建章正在教室里给孩子们拓展一些课外知识。刘老师走过来扣了一下门,把他叫到门外对他说:“给孩子们放一天假吧,我带着他们去我们家收割一下去年种下的冬小麦。”
白建章听着万分诧异,对他说:“这不合适吧!自己家里的事情还得自己来做,你这样不是耽误孩子们学习吗?家里要忙,你就先回去吧!两边的课我来上!”
刘老师听着有点不高兴,“就我一个人干!那一地的麦子,啥时候才弄得完?”
白建章觉得她太自私了,“那也不行!孩子们的任务就是学习!”
刘老师被他这个拦路虎彻底气急了,两手插着腰,恶狠狠地说:“我是这个学校的校长、班主任、加所有科目的老师,我说了算!你个业余老师知道个啥?这叫课外实践活动!”
她出于礼貌才和他商量,看他一副较真的样子,不想在与他啰嗦。
她直接走近教室里,对同学们说:“同学们,今天给你们放一天假!去老师家割麦子,好不好?”
小孩儿们贪玩儿的共性成就了刘老师的自私,他们异口同声的喊道:“好!”说完,赶紧收拾书包,准备去往田里边玩耍。
刘老师走出来蹭了蹭白建章的肩膀,得意洋洋地:“咋样?孩子们喜欢割麦子吧!”
白建章气急败坏地对他说:“你这是滥用职权!是严重的失职行为!”
刘老师指着她,训道:“你别大惊小怪的给我乱扣帽子,我可不吃这一套!”
白建章提醒他:“你要执意如此,我去村长那儿告你去!”
刘老师彻底生气了:“你去呀!有本事儿把我开除了,让他白老三自己来给孩子们上课!”她早就摸透了村里的情况,根本不惧这种要挟。直接带着孩子们走了。
白建章在地里找到了正在干活的白文山,义愤填膺地跟他告起刘老师的状。
没想到,白文山居然对他笑了笑:“你让人家自己去干,那还不得十天半个月,学校还不得关门啊?你还有自己的大事小情要忙活,能一直守在学校里吗?让孩子们去吧,人多力量大!一天的功夫就收成了!我都羡慕人家!早完早回来上课,这就是咱农村人,为人师表,为人学子的规矩!”
白村长的言论,彻底颠覆了白建章对于学校和老师的认知。他觉得村长有点不负责任,认为他应该给刘老师一些惩罚,不能由着她恣意胡为。
“咱也得替人家想想不是!不种点地,光靠那点学费和政府每月的几十块钱补助,让人家喝西北风啊!不是所有人都能像你一样给孩子们免费上课。”
白建章一直耷拉着脑袋,没有吭气。白文山有点不耐烦了:“我一开始当村长的时候,跟你现在一个样儿,老想着给村里人做点事情,可是越干越没心劲儿。说到底你这个白老师和我这个白村长一样,都是白的!有多大劲儿使多大劲儿,明白吗?真是个实心眼儿!”
“给我支烟。”白建章抬起头,看着他。
“你又不会抽烟?”
“不会抽,我还不会学啊!”
白建章蹲在地上,点了一支烟。刚抽了一口,便呛的眼泪横流,直打咳嗽,烟气顺着咳嗽的劲儿窜了出来。他抬头望着烟气弯弯曲曲的往上爬,不一会儿便烟消云散了。村里边孩子们的前途命运就像冒着的烟气一样,弯弯曲曲,前途未卜。
第十一章 兼职农村教师(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