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母冷笑道:“连自己都是为掩人耳目方被邀请,竟想着带亲戚去了。”黛玉不解道:“外祖母这话却是为何?”贾母叹道:“往年你可曾见怡王府邀请你舅母诸人?此次怡王府真正想邀请的人,不过你与小蓉媳妇儿罢了,若只你一人,倒无需这般遮掩,那小蓉媳妇儿身份虽特殊,到底在府里辈分低,倘请了孙子媳妇,却不请长辈,别人看着不像。不然以怡王府的尊贵显赫,那里是你舅母们攀得上的?”
展眼便是兆佳氏做寿的日子,众人都妆扮一新,聚在厅里等候出发,荣国府门前早已是车辆纷纷,人马簇簇。少时,贾母出来了,专管主子出门事宜的周瑞家的忙将安排的车轿细回了,贾母与秦氏各坐一乘八人大轿,邢、王二夫人与尤氏则每人一乘四人轿,黛玉与英莲共坐一辆翠盖珠缨八宝车,迎春惜春二人共坐一辆朱轮华盖车,宝钗与探春亦是一辆朱轮华盖车。贾母道:“很好。”
见秦氏竟与贾母一般待遇,宝钗对一旁的探春叹道:“怪道人说‘礼出大家’,这小蓉大奶奶原出身寒微,到底缺些个礼数。”她本说得很轻,偏因贾母在场,这会子众人皆不敢胡乱说话,竟人人都听得一清二楚。贾母只摇了摇头便径自上了轿,秦氏似笑非笑看了宝钗一眼,亦低头上了轿,王夫人和尤氏却白了脸,惟独邢夫人一脸的不明就里。宝钗见众人反应各异,便知自己失言了,不由红了脸低下头去,自扶了莺儿上车,探春与贴身丫头侍书已坐定。
贾母的轿子刚到怡亲王府门前,早有云珠嬷嬷带人接了出来,问候寒暄了几句,只接了贾母、秦氏和黛玉英莲进得正门,余者则被接至西侧角门。
一时贾母一行到得银安殿偏殿,却见满殿皆是些华衣丽服、金莲凤头的贵妇人,三五个一群围坐了正说笑,上首的兆佳氏则是穿戴一新,正满面春风的与几位差不多年纪的贵妇人说话儿。见得黛玉来了,她笑着招手道:“黛丫头,过来让我好生瞧瞧,才几日不见,竟越发出挑了。”
黛玉忙行了礼,笑道:“祝福晋年年有今日,岁岁有今朝。”贾母与英莲亦行了礼,那秦氏却只福了一福,又笑道:“十三婶儿,您可真真是越活越年轻了!”兆佳氏亦笑道:“可儿这张小嘴儿,敢情是抹了蜜不成,时时都这么甜?”一面又招呼贾母坐下吃茶。秦氏先献了寿礼,随即便似穿花蝴蝶儿一般,满殿与众人打招呼。
黛玉拉了英莲上前,笑道:“福晋,你瞧我这位姐姐可还好?是不是天仙一样的人物?”兆佳氏细细瞧了英莲一遍,笑叹道:“怪道人常说江南出美人,这孩子真真水葱一样儿,让人竟不知夸什么好了。”之前黛玉已遣雪雁到王府送过信儿,将英莲的来历悉数说明了,故云珠嬷嬷连她一道迎了进来。
“这是我和莲姐姐献给您的寿礼。”黛玉一面打开一个锦盒,一面道:“虽则不值什么,却是我姐妹的一点子心意。”说罢与英莲一人拉了一边,将那礼物摊开来,原来是一幅松鹤图,端的是形神兼备、栩栩如生,这是黛玉与英莲熬夜一月方绣出来的,本欲献予贾母,因不知该送福晋何物,故先用在此处。兆佳氏喜道:“这个好,比那些个珍珠翠玉不知强了多少。”云珠嬷嬷忙与另一个嬷嬷接到她面前,细看一番后,她更是喜得了不得,笑叹道:“今儿我方明了‘巧夺天工’的含义!”
原来这副图竟是用丝线绣在布幔上的,其中一些丝线的颜色,连皇宫里的绣房也找不出,怪道见惯好东西的兆佳氏亦忍不住叹息。一时又命那些个作陪的贵妇人依次看过了,皆是啧啧称奇、赞不绝口,直夸姐妹俩不但人生得好,还这般心灵手巧,真真是天山仅有,地上无双!兆佳氏与贾母听了这话,皆是一脸的骄傲和喜悦。作者有话要说:
现在才更新,让大家久等了啊,主要是上午一直很忙,昨天又没有存稿,实在很仓促,有什么不好的地方,大家要提出来哦……还有就素:偶要票子……
本书由首发,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