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承徵总是愿意相信太子的。
他养了二十年的儿子。位居长嫡,正以东宫,但抛开这些,那是他养了二十年的儿子。
宋承徵深爱着每一个儿子。
宋承徵七岁的时候第一次读到武帝卫太子,就觉得武帝那亭子建的,太假了。
虽江次倩怀不臣之谋,使太子隐有歧途之险,但君臣之外,毕竟父子。
当时先帝微笑着摸他的头,对他说,“一念向善。”
宋承徵想,只要太子平安,没什么是不能解决的。
梁太后知道东宫薨逝的消息的时候,就知道全完了。
皇上会疯的。
脾气好的人疯起来才最可怕。
梁太后已经装了挺长时间的病了,这下病也不装了,第一件事先问东宫是全死了吗?
善后的是平国府世子容昭。
梁太后没见容昭。
这时候见外臣怕不是在找死,不对,是嫌死的不够快。
宫人惊慌混乱地报给梁太后,说太子妃和蒋良娣都没了。
梁太后不关心这俩。
梁太后只问小郡主。
没消息。
三日后,宫人依旧是瑟缩着,满宫里至少死了一半人,活着的谁知道能不能看见明天的太阳。
有人来报,说小郡主还平安,梁太后松了一半的气。
梁太后遣人去问接管了宫禁的容世子,小郡主就被抱到长乐宫了。
梁太后剩下唯一担心的就是豫章郡王了,但郡王的消息一直没有。
梁太后其实不知道自己能不能熬过这一场。
所以第九天容昭跪在长乐宫外,说定国府世子梁纪薨逝的时候,梁太后其实没有什么感觉。她自己都不知道能不能活下去,一个并不熟悉,几乎没有见过的小侄孙的死,实在很难触动她。
她在猜测容昭过来的目的。
容昭在殿外字字泣泪,痛陈逆贼,只字不提太子郡王,全文都是在骂谢怀瑾陈烬彦大逆不道。
梁太后只是听着。
深宫之内尚且有太子内禅,郡王谋逆这些混乱的,令人惊恐惶惑的传言,梁太后不确定容昭这时候说这些,是什么意思。
梁太后问容昭,“有皇上的意思么?”
容昭以为梁纪的死至少能让梁太后的心神动摇一分。
不过梁太后薄情,容昭也有其他办法。
容昭叩首,“奉陛下手令。”
手令就捧进去了。
梁太后细看。
是当今的手令,半点不假,一个两个三个印,跟梁太后以前见过的一模一样。
内容有点问题。
是调兵的手令。
敕豫章郡王宋谌章率五千轻骑回京。
差不多这么个意思。
这算什么手令。
梁太后不动摇。
容昭觉得难搞了。
不应该看见手令是真的就他说什么是什么吗。
不是说先帝圈养梁太后把人宠到不谙世事不知岁月么。
这和说好的不一样。
梁太后打直球,“世子此来何意?”
容昭的头磕的实诚,即使跪在殿外,梁太后看不见也听不着,容昭还是半分折扣不打地实实在在磕下去。
“臣请太后懿旨,诛首恶以乱叛军之心。”
梁太后觉得这事情有问题。
什么人不能等到皇上回来再杀。
容昭真的很会蛊惑人心,“臣请太后为千秋计,为陛下计,京郊有叛军,设若□□,建康危矣。而陛下回銮若有半分不测,臣万死何赎。”
梁太后不懂这些,但还是很想问,你杀了首恶叛军就不会□□了么。
梁太后很迟疑。
容昭语带哽咽,却有力量,“殿下至死不肯调右卫营入京,臣知太后有顾虑千重,唯祈娘娘念在先太子的份上,全殿下仁孝之心。”
梁太后彻底被忽悠蒙了。
宋谌章状态还好。
宋谌章自从连建康都没进去就被人截了,然后被人好好地送到一座京郊的小院子里,每天也看不见人,他就自己呆着。
谢怀瑾是第一个来的。
第109章 打怪(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