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想到,郎治贫郎大爷身中数刀来了医院后,整个救治过程如此艰难!
如果抢救过程顺利就算了,可现在,那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真是要啥设备啥设备没有,关键现在郎大爷还一直出现许多乱七八糟的情况,完全超出了李向南的预料!
此刻,又面临着食管破裂、胃内容物泄露的情况,如果这个情况不处理好,那郎大爷真是要被严重感染的!
“张医生,李医生,”当下这种情况,也不容许李向南有太多的思考空间,他当机立断道:“马上准备修补食管,你们出一个人来做胃造瘘!”
此时的张志仓已经吓得面目苍白,一听这话,哪里还敢不实话实说,擦着汗道:“李院长,可是,我……我是内科医生,还是主管内分泌的,这种大手术我没做过啊……”
见李向南扭头望过来,李巨基也连忙摆手,硬着头皮道:“李院长,我们医院平时大手术本来就少,一般遇到搞不定的都会建议他们去大医院!这样的手术我也经历的少,我会倒是会,可是……”
“没关系!”李向南只能深深地吸了口气。
设备跟不上就算了,这医术也跟不上。
不是郎大爷不想活啊,恐怕对于当时的他来说,能够找到这个方章医院已经是他能做的力所能及做的最好的最优解了!
“你们不会的,我来教你们!”李向南强忍着内心逐渐升腾起的不安,挥了挥手。
胃造瘘技术并不困难,李向南本来就是全科大夫,这样的手术对他是手到擒来,接下来的一个小时,方章医院的医生护士们真的见识到了什么叫做真正的医术。
李向南是一边进行精细的食管修补,同时也没忘记对充当自己助手的两个医生进行指导,将胃造瘘技术传授给他们。
这样还不止,他还得时时刻刻的关注着郎大爷的生命体征!
这就跟行军打仗一样,单个个体的出色有时候并不能给整个战场带去巨大的优势!
团队协作无论何时都是收益最大化的最好证明。
量变引起质变,在这方面就能很好的体现出来。
一个人优秀,带动了一群人优秀,那么这个团队,在短板上,就体现的比别的团队强。
“吸引器……对,你朝这个方向,慢一点,别着急,就是这样,稳住,对……”
“胃造瘘口要留一定的空间,但不能太大,会让患者出现其他的病发症状!”
“血压注意,又掉下去了,输血那边加快一点!”
手术室里,李向南冷静的声音时不时的响起,现场已经没有其他的质疑、讨论声、惊讶声,只有他掌控一切的声音。
除此之外,就是各种仪器、手术刀配合的声音。
方章医院的医生护士们,也从最开始的紧张、忐忑、不安,逐渐变得专注,认真,最后,完完全全沉浸在这场与死神的博弈之中。
当最后,食管修补完成从李向南口中吐出来的时候,天光已经大亮,早晨的太阳早已射进了窗户,整个房间都处在明亮充满希望的日光之下!
不知不觉间,众人竟然在这小小的简陋的手术室里,抢救了一夜!
整整四个小时!
所有人都筋疲力尽!
“准备关胸!”
李向南朝满头大汗的张志仓吩咐时,语气里已经满是疲惫了!
“太好了!”
护士们立即惊呼了一声,一个个卸下了一夜的包袱,松了口气准备清点器械。
张志仓和李巨基学习了一夜,此刻感觉肚子里全是各种受用终生的医学知识,也主动承担起缝合工作!
可就在大家以为最危险的关头早已经过去时,监护室又发出了刺耳的警报!
“室颤了!李院长!”
一旁始终坚守在仪器旁的麻醉师站起来惊呼。
李向南猛地转身,看向监护仪,郎大爷的心跳血压都在剧烈的波动着。
“除颤仪!数值200焦耳!”
他下意识的喊道。
同时也默认了方章医院有这个设备!
当这话从他口中吼出来的时候,可也小小的捏了一把汗,生怕方章医院没有采购这种设备!
第1675章巧妇难为无米之炊(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