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汉末之乱臣贼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86章 仓慈治西域(1/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敦煌的繁荣并非铁板一块。正如秦寿所料,《屯田令》虽得羌汉平民之心,却深深触动了本地豪强与部分士族的利益。他们表面恭顺,暗中却对仓慈的新政阳奉阴违,甚至串联长安朝中的故旧,散布“仓慈在西域收买羌心,意欲割据自立”的谣言。

    仓慈深知治乱根源在于土地与生计。他铁面无私,依据《屯田令》,强力清退豪强多占、强占的田亩,分予羌汉流民与戍卒家属耕种。都护府内,案头上弹劾他的奏章日渐堆积,但他只是将这些来自长安的警告信件默默锁入箱箧,依旧日夜奔波于各地屯田点,推广中原先进的农耕技术,主持修建更大规模的水利设施。

    然而,西域的平静之下始终暗流涌动。西羌王烧当虽死,其残余势力并未完全肃清,他们与不甘失败的沙匪、以及被触怒的豪强悄悄勾结,等待着一个反扑的机会。

    机会很快来了。

    次年春,轲比能再次率领大军袭击北疆,声势浩大,朝廷急调陇右及安西精兵出并州。虎豹骑主力亦在征调之列。消息传至西域,潜伏的牛鬼蛇神立刻蠢蠢欲动。

    敦煌城内,几家大姓家主秘密聚会。

    “时机已到!虎豹骑一走,看那仓慈还能倚仗什么?”

    “他已得罪了太多人!羌人中亦有不满其严苛法令者,正好可利用!”

    敦煌城内,几家大姓家主秘密聚会。

    “时机已到!虎豹骑一走,看那仓慈还能倚仗什么?”

    “他已得罪了太多人!羌人中亦有不满其严苛法令者,正好可利用!”

    “联络烧当旧部,许以重利,让他们在外起事,我等在内响应,届时或可控制敦煌,驱逐仓慈,奏报朝廷只说羌人复叛即可!”

    叛乱在一个月黑风高之夜骤然爆发。数千烧当残部与沙匪猛攻敦煌外郭,城内豪强家丁同时发难,冲击都护府和粮仓。一时间,烽火四起,喊杀震天。

    仓慈临危不乱。他迅速集结城中仅有的数百守军、全体能战的老卒以及坚决拥护屯田政策的羌汉平民,据守关键要点。他深知叛军乌合之众,其势虽猛,却不能持久,关键在于稳住阵脚,等待援军——虽然他也不知道援军何时能来。

    “顶住!我们的田禾才刚刚抽穗,我们的渠水才刚刚流淌,决不能让他们毁掉!”仓慈的声音嘶哑却坚定,他甚至亲自持刀登上城墙搏杀。

    战斗异常惨烈。叛军里应外合,一度攻入内城。都护府衙署燃起大火,仓慈多年心血整理的农书、图册险些毁于一旦,幸得老卒们冒死抢出。

    就在最危急的关头,远方地平线上烟尘滚滚,一支骑兵如神兵天降般突入叛军后阵!旗帜飘扬,竟是本应早已东去的虎豹骑!虽然只有千骑,但其精锐无匹,瞬间冲垮了叛军的阵型。

    原来,秦寿东归前,虽调走了虎豹骑主力,却暗中留下了一支精锐分队驻于玉门关内,并授予带队校尉密令:若西域有变,不听任何他人调遣,唯以都护府安危与丝路畅通为要,可相机行事!此举连仓慈都未曾知晓。

    虎豹骑的突然出现,彻底扭转了战局。叛军猝不及防,顷刻溃散。城内负隅顽抗的豪强武装也被迅速镇压。

    事后清点,参与叛乱的豪强被连根拔起,其土地资产全部充公,纳入屯田。烧当残余势力经此一役,彻底烟消云散。
第586章 仓慈治西域(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