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7章 取得初步成功,兴奋的大领导!(1/2)
任务分配完毕,各个小组立刻像上了发条的机器,投入到了紧张的工作中。
王教授带着核心组的人,一头扎进了堆满电路板的实验室。
刘副教授则领着他的团队,开始研究如何制作李峰提出的二极管矩阵。
整个小院,瞬间被一股火热的科研氛围所笼罩。
李峰也没有闲着,他回到自己的办公室,铺开稿纸,开始奋笔疾书。
他要写一份报告,一份新的物资申请报告。
虽然姜部长和郑副司长已经给与了最高优先级的支持,但很多东西,是他们也预料不到的。
在李峰的设计方案中,需要用到一些当时国内非常稀缺,甚至根本没有的材料和元器件。
比如,用于制造高速晶体管的高纯度锗锭和硅锭,用于连接精密电路的特种低温焊料,还有几款用于信号调试的关键芯片,必须从国外想办法进口。
他写得极为详细,每一种物资的名称、规格、数量、用途,以及为什么非用不可的理由,都标注得清清楚楚。这份报告,与其说是申请,不如说是一份技术说明书。
写完报告,李峰看了一眼手表,已经是晚上九点多了。
他拿起电话,直接拨通了郑副司长的办公室。
他知道,这个时间点,郑副司长多半还在加班。
电话响了两声就被接起,传来郑副司长中气十足的声音:“喂,哪位?”
“郑司长,我是李峰。”
“小李啊!”郑副司长的声音立刻热情了八度,“怎么样?工作还顺利吧?有什么困难尽管跟我说!”
“谢谢领导关心,一切都很顺利,大家干劲都很足。”李峰笑了笑,说道,“不过,确实有件事需要您帮忙,我这边拟定了一份新的物资申请清单,上面有些东西比较特殊,可能需要部里出面协调。”
“特殊物资?没问题!”郑副司长一口答应下来,“你现在在驻地吗?我马上派车过去取!”
“好的,那麻烦您了。”
挂了电话,不到一个小时,一辆小轿车就停在了小院门口,司机拿着郑副司长的亲笔手令,从李峰手中接过了那份沉甸甸的报告,又一阵风似的消失在夜色中。
郑副司长办公室的灯,一直亮到了后半夜。
他拿着李峰的报告,时而眉头紧锁,时而又舒展开来,报告里的很多东西,他连听都没听说过。但他从李峰那详尽的注释中,看出了这些东西的重要性。
“高纯度锗……特种焊料……还要从外国进口高频振荡器……”郑副司长喃喃自语,“这小子,胃口可真不小啊!”
但他没有丝毫的犹豫,第二天一早,他就拿着这份报告,敲开了主管生产的兄弟部委领导的办公室大门,又跑了好几个研究所和特种材料厂,遇到解决不了的,他就直接抬出姜部长的名头。
“这是姜部长亲自抓的项目,国家重点工程!你们要人给人,要东西给东西,要是耽误了进度,我可担不起这个责任,你们也一样!”
郑副司长这几天,就像个救火队长,风风火火地奔波在京城的各个衙门和工厂之间。
凭着一股子闯劲和姜部长的尚方宝剑,硬是把李峰清单上的东西,一样一样给落实了下来。
国内能解决的,他协调了最好的厂家,加急生产,专车专送。
国内实在没有的,他通过外贸部门,启动了紧急采购程序,不惜代价,从国外空运回来。
在这样不计成本的全力支持下,李峰的项目组,真正体会到了什么叫“要风得风,要雨得雨”。
时间,就在这种紧张而充实的工作中飞速流逝。
整个项目驻地,变成了一个与世隔绝的孤岛。
所有人,包括李峰在内,都吃住在这里。
白天,实验室里是噼里啪啦的焊接声和仪器发出的蜂鸣声;晚上会议室的灯光常常彻夜通明,激烈的技术讨论声不时传出。
每个人都瘦了一圈,眼眶里布满了血丝,但精神却异常亢奋。
他们亲眼见证着,一块块独立的电路板被调试成功,一个个功能模块被组装起来,那台寄托着无数人希望的“钢铁巨人”,正在他们的手中,一点点地成型。
李峰更是整个团队的主心骨。他仿佛不知疲倦,哪里有难题,哪里就有他的身影。核心组的电路设计遇到了瓶颈,他过去三言两语就能点拨清楚软件组的编译算法出了BUG,他能坐下来陪着研究员一起,逐行逐行地检查代码。
他的大脑,就像一台超高效率的计算机,精准地控制着项目的每一个环节,解决着每一个冒出来的难题。
七十三天后。
一个晴朗的下午,项目组的核心机房里,挤满了人。
所有小组的负责人都到齐了,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紧张和期待。
在机房的正中央,矗立着一个由数个机柜组成的庞然大物。无数的电线像藤蔓一样,将它们连接在一起,指示灯在面板上不停地闪烁,风扇发出低沉的嗡嗡声。
这就是他们奋战了近一个月的成果——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原型机。
“各单位准备情况汇报!”李峰站在控制台前,手持对讲机,沉声下令。
“核心运算单元正常!”王教授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
“存储系统正常!”
“外部接口正常!”
……
“电源系统稳定,电压电流一切正常!”
第627章 取得初步成功,兴奋的大领导!(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