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三个班,再加上一个10人的火力班(轻机枪三挺、40火三具),以及排部,全排四十四人。
一个连有这样的三个排,再加一个二十人的火力排(重机枪三挺、六零迫击炮两门),算上连部十二人,共计一百六十四人。
一个营有这样的三个连,加上一个一百人的火力连(82迫击炮三门、重机枪六挺、火箭筒十二具),以及营部,共计六百零五人。
一个团有这样的三个营,加上一个团炮兵营一百二十人(12门七五火炮),以及团部,共计一千九百七十人。
既然是徒步行进,汽车拖曳的十二门火炮自然就只能安排在后面车队里,前卫团以纯步兵的方式进行。
所有士兵头上戴的全部是美式M1钢盔,身上的军服为橄榄色,也就是黄色和绿色的混合颜色,脚上统一为高腰帆布橡胶底军鞋,这是美国士兵的标配,随着美援到了缅军身上。
和统一的服装相比,士兵所携带的武器就没有那么整齐了。一个排的队列里,有M1加兰德半自动兵器、有M1903斯普林菲德手动步枪。
有扛轻机枪的,也有背一个空管子的,有的士兵更是只背了几枚火箭筒的火箭弹,看起来很是单调。
整个步兵队伍的后面,就是一连串望不到头的、浩浩荡荡的汽车队伍,在人们看不到的数公里后面,则是更加威武霸气的火炮和坦克队伍。
延河东岸,宝塔山上,巍峨高耸的宝塔下面,此时已经聚集了一群人,一群延安的高层领导。
他们都是听说了杨子任和朱玉阶两人,要到这里来观看缅甸军队的过城队伍,所以也都拒绝了警卫人员提出离开延安的要求,到宝塔山来一起观看。
此时,李泽田手拿一份电报,脚步匆匆地来到了杨子任身边,递上电报的同时说道:“领导,刚刚查到陈觉民等的资料,是冀鲁豫军区(冀南军区已经和该军区合并)宋司令提供的。”
没有说话,杨子任在李泽田汇报的时间就已经展开了手中的电报纸,观看起来。电报的内容,就是有关这次缅甸远征军北路军的几位主要军官的资料说明。
看完资料以后,杨子任的神情有点点落寞,对身边的朱玉阶自嘲的说道:“呵呵!要么是我们的连长,要么是普通的战士,现在都是司令、军长的人了,最小的,也都是一团之长了。你说,我们是不是在误人子弟哦!”
电报里面,陈觉民、林九顺、张岩、马标等人的资料都在上面,这些人之前都是八路军中的一员。
可现在,却在异国他乡,成了同盟国军队的指挥官了,这多少让人有些唏嘘,也难怪领导会如此说。
“人各有志,只要方向是对的,相信有朝一日,我们还是会走到一起的!”朱玉阶看着渐渐走近的队伍,说出了另外一番话。
此时,宝塔山下,延安政府组织欢迎的锣鼓已经响了起来,秧歌队也开始了秧歌表演,人群中也响起了一阵阵欢呼声,让现场的气氛变得热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