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周帝国:开局诛杀赵匡胤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81章 第582年 临江仙送符太后(特鸣谢书(1/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581章  第582年  临江仙·送符太后(特鸣谢书友  公主快走  的四张月票!)

    开熙六十五年(一零二四年)六月七日,东罗马帝国第三年的战争赔偿二百万两银交付大周的消息传至,柴宗训在早朝上与众臣商议此事。

    首辅冯拯出班道:

    “启禀陛下,如今在中西亚、欧罗巴一带,已无一国敢掇我大周帝国锋芒。

    以陛下所定,大力发展经济民生,同化各新占之地、保持和平环境的国策,臣以为可令龙骧军第四兵团杨延昭,自艾拉城撤军回国矣。”

    军事内阁首辅高化出班道:

    “陛下,艾拉城经我国三年托管,当地工商业兴盛,贸易量大增,已成宝地。

    当地许多东罗马人也乐于由我大周统治。”

    柴宗训知高化之意,吃到嘴里的肥肉怎舍再吐出去?何况这肉还是本国养肥的。

    而文臣考虑的着眼点是社会和平兴盛,武官更在乎的是有为国建功立业的机会。

    柴宗训沉吟片刻,道:

    “未来也许百年内,我大周帝国的国策皆是同化如今所占的广大新国土,生产力须与疆域相符合,否则统治不易,极易分崩独立出去。

    如今虽大周直道与轨道已遍布全国各州府,然而已达商贸联通、官府管辖的极限。

    且东罗马帝国亦国土广大、人口众达五千多万的当世大国,若不依和议退还艾拉城一带与东罗马,其国君臣必不干休。

    两国战事一起,军士与百姓死伤必多,非社稷之福。”

    垂拱殿中众臣皆道:

    “陛下圣明!”

    柴宗训续道:

    “传旨杨延昭,就此统龙骧军第四兵团撤回国内。

    对于希望成为我大周之民的东罗马当地百姓,允其随大军移民我国,由中、西亚当地官府予以妥善安置:每户给十亩地、建一幢不少于二百坪的宅院。”

    圣旨发出后,杨延昭接到圣旨,将艾拉城交付于东罗马帝国派来接收的官员,并于八月五日率大军启程回国。

    当地许多百姓因这三年来,大周统治的行政清廉、司法公正、经济繁荣,愿迁入大周境内之民有三十余万人。

    君士坦丁八世经此一事后,本是初登帝位,年轻气盛下想大有作为一番,却备受打击,自此变得颓废不堪,日夜沉迷于酒色之中。

    后于一零三O年仅四十三岁时逝世,继位的皇帝自此对大周帝国毕恭毕敬,双方维持了百多年的友好通商。

    开熙六十五年九月十六日巳时,符太后忽中风寒,不一刻已昏迷不醒。

    柴宗训接禀告后大惊失色,匆匆结束早朝后,赶往后宫宝慈殿看望符太后。

    见符太后脸色苍白、双目紧闭的躺在大床上,柴宗训不由扑在床边,痛哭起来。

    围立在床边的符皇后及第五皇后,怡贵妃周女英等后妃,也皆痛哭失声。

    之后二日,柴宗训罢早朝,一切政事交由天机处与内阁打理,专心侍奉符太后于床榻。

    开熙六十五年九月十九日午后,兴许是这几日的太医医治起了作用,又或者是这几日喂符太后吃下的稀世补品起了作用,昏迷二天多的符太后竟然醒了过来。

    在柴宗训大呼“母后”声中,符太后的眼神逐渐凝聚,认出了柴宗训来,声音微弱的喊道:

    “皇儿!”

    柴宗训伸双手握住符太后干枯如柴的左手,泣道:

    “母后,皇儿在此!

    母后只是不慎中了小风寒,几日便可痊愈!”

    符太后呆呆的看了柴宗训片刻,叹道:

    “皇儿勿再伤心太过。
第581章 第582年 临江仙送符太后(特鸣谢书(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