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二楼之中仅剩这一桌,桌上则坐着一锦衣公子,身上未佩兵刃,身后却一左一右站着两位随从,竟分别做黑白衣打扮,黑衣那个手似蒲扇,魁梧像门板,白衣那个则矮如三寸丁,站起还未有椅背高。
    这是标准如江湖世家子外出游历的配置啊!
    不标准的世家子卫既闲眼中一亮,慢步向那边走过去,还未靠近,那一黑一白便齐齐转睛过来,一动不动的盯着他看。
    五感竟这般敏锐?
    怕不是一般随从啊……
    因昨晚事儿有了些心理阴影的卫既闲心生犹豫,正要却步之时,桌上那锦衣公子似有所感的回过头来,向他疑惑声道:
    “兄台,有事儿?”
    “……”
    当看到这锦衣公子的具体面容后,以卫既闲的教养,心中都下意识想起一个不礼貌的词儿。
    ‘地主家傻儿子’
    和身后二位随从不同,这位锦衣公子生得一张圆脸,腮胖而唇厚,还有一双厚眉头,让人看到他的第一眼就不由忍俊不禁。
    卫既闲自认是个有素质的人,便忍着笑感抬手一礼道:
    “见过,在下江州人士,路过发觉此地热闹非常,心中好奇,便来楼里想打探一些消息。”
    他态度诚恳,那锦衣胖公子闻言粗眉毛一扬,道:“江洲?没去过,但我爹有生意在那,你叫什么名字?要不要过来陪我吃点?”
    他声音正经,但天生带着几分憨气,很难有人听他说话和他对视时不是笑着的。
    但卫既闲不同,
    他能忍。
    “正好,我身上一文钱都没带,就先蹭兄台一顿,晚上兄台若不急着走再换我来请。”
    卫既闲说完走过去,和这锦衣胖公子对视而坐后又一拱手:
    “江洲,卫闲。”
    “见过——”
    待他招呼完以后,那锦衣胖公子一边让小二新上一副碗筷,一边正色对他道:
    “我姓齐,从小到大,很少有人刚见到我时是不笑的,你能忍得住,所以这顿饭我请你。”
    “……”
    被点破以后,卫既闲忍着心里的一点小尴尬,正色道:“那就谢过齐兄了。正所谓男儿相貌爹娘赐之,所以——”
    “我懂我懂,我看的开,你不用安慰我。”
    锦衣胖公子摆摆手冲他无所谓的道:“你是江洲人,来关中应该是为了此次的四方诛魔吧?”
    “呃——”
    “呃什么呃,除了外边那些光脚的游侠,谁不知道关中现在是个什么状况啊。”
    锦衣胖公子说着指指身后的一黑一白:
    “我虽然不会武,但江湖上的事儿还真少有我不知道的。”
    “……”
    卫既闲抬头看看那神色漠然的一黑一白,最终点点头,试探性的问道:
    “所以齐兄也是——”
    “我不会武,倒和我关系不大。”
    说完,锦衣胖公子指指南边:“是琅琊的那位郡主举旗了。”
    “举旗?”
    卫既闲闻言脑袋一时都没转过弯来。
    锦衣胖公子奇怪道:“你是装傻还是你真不知道四方诛魔这回事?举旗就是——”
    “我知道。”
    回神以后,卫既闲苦笑一声,道:“我只是没想到,竟然是黎郡主做第一个……”
    要知道此次四方诛魔牵扯到的江湖势力众多,不乏有神剑山庄这种资历深、名望高,以及点苍楼这种实力雄厚的组织。
    和它们相比,琅琊郡主不仅在纸面硬实力上逊色一筹,个人的年纪也太小,换言之就是资历、江湖地位浅薄,也只有名声滔天响亮,能和京中的那位一比。
    但名声归名声,名声转换成资历、地位都需要实力以及时间的沉淀,所以在卫既闲的设想中,此次诛魔琅琊郡主应会做晚辈姿态,不争先争强才对。
    这才是一般聪明人的做法。
    而今四方未动,她却像个领头羊一样举起第一杆旗,先不说出头的锥子先烂这个道理,要是其他人看不惯她的作态,不予响应忽是在之后行动中刻意忽略她,那‘救世主’黎禾可就成笑话了。
    听卫既闲这般一说,锦衣胖公子这才理解恍然,靠在椅背后笑道:
    “确实,最开始我也意外,只能说郡主她不愧有风采,做事总是出人预料,难怪将来能打败集六龙之力于一身的东方鸣岐。”
    “……”
    卫既闲沉默不语,连夹菜动作都显得有些心不在焉。
    “前些日子郡主她还抓了东方鸣岐手下的一批人,没过几天就杀了一部分,啧啧啧,据说寨前的渭河都被染红了一段,剩余的那些,怕是要留待誓师拔寨的那天祭旗,到时候可就有好戏看了。”
    “……”
    卫既闲听得眉头狂跳——
    虽然此举确实有增加威望的功效,但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本就是第一个举旗的,做事又这么绝,琅琊郡主是真不怕京里操纵着朝廷的那人逮着她往死里怼吗?
    再加上正道这边也留有隐患。
    虽然琅琊郡主名声大,但就她从头到尾的一系列操作来看,怎么都是一副炮灰相啊!
    难道他眼光出错了,被改变命运的黎禾郡主根本不是什么建木苗子,而是被过度助长的可怜秧子?
    正当卫既闲陷入犹豫,觉得是不是要换一个挂靠,亦或者直接打道回府的时候,锦衣胖公子忽又指指楼下的人流,道:
    “对了,除此之外,镇外这几天刚发生了一件事儿,这儿有八成的人都是为它来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