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告诉五军的同袍,来我中军之处。”看着远处五军骑军离开与安息士卒交战的战场,飞奔而来,吕单单立刻道。
    看见战旗之处打出的旗语,五军校尉毫不犹豫,立刻奔来。在定边军,旗帜的种类,也比同时代的汉军,多了很多种。
    那一面随风招展的红旗,高大醒目。最开始的时候,它在郝昭的中军之处,牵制敌军两个方阵之时,则到了九曲之中。
    等到主帅马超亲自出击,率领凉州骑奔袭敌阵,红旗自然到了主帅之处,再下一刻,又传递到了三曲手中,此起彼伏!
    旗帜上,定边军的确有一定的技术含量,比如,升降旗很方便,再比如,同样是红旗,定边军的更红,更为醒目。
    但作为大汉士卒的巅峰,其余诸侯麾下学习的目标,这些不是不能模仿的。可无论是曹操军还是袁绍军,当真没有学之。
    不想学?不对,是不能学,或者说,没有定边军长期以来的训练作为基础,不能学!帅旗代表指挥,到处切换,算怎么回事儿?
    盲目去学,只能让你在大战之中发生混乱,帅找不到将,将找不到兵,战阵上军令不明,军令不清,如何能打胜仗?
    至于定边军,他们拥有超强的军官素质,刻苦训练加上实战形成的种种军中惯例,有了这些,不但不混乱,还会更加灵活。
    五军校尉在大局已定的情况下,率军离开,是看出了目下军中的主战是自由作战,他要率领麾下借机,赢得更多的战功。
    在三曲队长眼中,除了暗骂对方鬼机灵之外,心里是认可的。倘若五军校尉慢了一步,走的就是他们了,谁不想建立战功?
    自有作战,前提是没有军令,一旦有了明确的军令,你不照做试试看?按定边军规,哪怕你是长公子,典少将军也不行。
    什么?混战之中,你看不清红旗的位置,没有接收到军令?你搁这瞎扯啥呢?看不清你能当校尉,你看不见也有观察手。
    还是那句话,所有的细节,是保证战役顺利进行的关键。普通士卒不用管这些,他们的军官,他们的将军会做好一切。
    “老队长……”到了吕单单身边,校尉身躯挺直,举刀为礼。
    “现在我军优势已成,必须防备意外,我手中兵力不足,你带你的士卒,老实待着,随时准备出击……”
    吕单单说话之时,只看了校尉一眼,眼光便转移到战场上了。
    “诺!”校尉应诺,小声嘀咕了一句:“兵力不足……”等老队长再度回头看向他,便立刻闭嘴,也去观察战场形势了。
    “军师倘若给我援兵,第一个让你上!”下一句话,又让五军校尉兴奋起来,其实他心中,当然清楚吕单单如此为之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