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内的几个人都被曹生带来的消息震住,虫灾! 五月底的天气,正是各种秧苗发芽生长的阶段,这时候怎么会有虫灾? 云慧觉得时间不对啊! 海岱府冬日时才地动过,有许多地方的冬小麦已经欠收,好不容易挨到春日,若再来一次虫灾,恐怕人口会再次流失。 云慧神思急转,连忙询问曹生,“是什么虫,可是蝗虫?”。 曹生脸色苍白,紧张的吞咽几下才说话,“是蝗虫,但数量不多,姑娘这是大不祥啊!要做法祈福才行”。 沈舒言上前一步,“我记得有驭鸭制灾一说,是否能成?”。 沈舒言的目光看向云慧,只见她眉头紧锁,似乎在思虑对策,目光便转向齐山。夶风小说 齐山想了一下沈舒言的办法,慢慢摇头,“驭鸭制灾虽听说过,但如果蝗虫遮天蔽日,即使成百上千只鸭子也不行”。 云慧在想的却是,一般大旱之后才会有蝗灾,怎么地震之后也有? 数量不多的意思是只有这片区域发生了蝗灾? 其实云慧并不太惧怕蝗虫,主要是一个物种一旦被端上过餐桌,任何人对它的恐惧程度都会下降。 农药治虫无法实现,那么…… 云慧眯眯眼,看向曹生,“咱们织的渔网有多少?”。 这话一出,在场的三个人都一愣,曹生很快反应过来,声音带着浓浓是惊喜,“很多!估计能保住一半的地!”。 云慧听到这消息笑容中带着几分志在必得,“被动防守可不行,咱们得主动出击”。 渔网编织的又细又密不就是上好的捕虫网吗,云慧当时只想着是用来防晒,不仅编织的时候用料扎实,还仿照渔网的做法,浸了桐油,如今倒是派上用场。 “曹生,你让马小欢去附近村子里借鸭子,有多少借多少,让他手下的人村挨村的喊”,云慧先让曹生去通知马小欢。 “咱们去喊人,拿上网和竹竿,逮蝗虫!”,云慧眸中满是志在必得,似乎不把小小蝗虫放在眼里。 这份自信和斗志也感染了在场的人,几个人都点头跟随云慧一块出去,只见门口还围着不少人,显然是听见了方才云慧说的话。 马小欢先站出来,“姑娘,我这就带着人去!”,然后招呼着自己手底下七八个人就跑着出门。 其余的人面面相觑,还是林春生先说话,“妹子,咱们真的要去逮蝗虫啊?”。 在古代,蝗虫被认为是上天的惩罚,是天灾,人们根本不敢捕捉,至于吃更是天方夜谭。 以火诱捕或者做法祈福,是最基本的做法。 子不语怪力乱神,云慧顾不得那么多,她声音高昂,“咱们辛辛苦苦种的菜和粮食,谁管他是什么虫,逮住再说!”。 恐慌的情绪会传染,云慧此时站出来,做出一副浑不怕的模样,“我不怕什么惩罚,比起那些我更怕没粮吃没菜吃!老人孩子饿着,才是最可怕的惩罚!”。 这话说得铿锵有力,云慧本就是农庄庄主,再加上她身后坚定的站着沈舒言、曹生和齐山,几个人都是神色坚定。 慢慢地这股恐慌的气氛逐渐消散,云慧说的这番话,反而激起了众人的斗志,“姑娘说的没错!比起那虫子,我更怕日后忍饥挨饿的生活!好不容易日子好起来,断不能被那些个虫子扰乱!”。 这话直接说到大邱庄村民心里去,云慧在这里买下的地,几乎是大邱庄一半以上,所以村里的人也都喜欢叫云慧东家。 他们在云慧手底下干活,比一般种地要划算,最重要的是,交的租子比以前少了很多,他们心中都佩服的紧。m.ba1zw.com 村里的老者也连连点头,面对生死存亡的大事,每个人都无法置身事外。 云慧和沈舒言商量着,制定了三套针对蝗虫的方法。 先挖两条沟,里面用柴火铺好,前面人用渔网拦住蝗虫,然后全部倾倒在燃烧的火坑里。 并且还要用竹竿把渔网高高的支起来,不在大邱庄,而是在清河庄之前。 渔网捉,火坑烧,最后一道防线则是由村民和鸭子组成的战队,专门针对漏网之鱼。 并且听曹生的说法,蝗虫并没有到遮天蔽日那种恐怖程度,估计是因为地震之后生态环境改变,让这些虫子的栖息地和口粮都少了,才会形成蝗灾。 蝗虫这东西,生活条件越恶劣,就生的越多,生得多吃得多,不够吃就形成了蝗灾。 既然是小批量的,云慧就能处理。 预计还有半日到,云慧便派人联合着几个村的人一块,轰轰烈烈的开始在清河庄前面的空地挖沟。 支油锅炸蝗虫根本不现实,人家本来就怕,壮胆子敢抓就不错了,你还起锅烧油,是不是太过于炸裂。 再说,炸蝗虫的油也不是没有损耗,为了这些害虫浪费那么多油,怎么算怎么不划算。 这玩意如今又没有市场。 不如焚烧后磨成粉末,回归土地当肥料去吧。 作为农业人,云慧看见一个东西,第一想的是能不能种,怎么吃,如果都不行,那么就该琢磨能不能变成肥料了。 蝗虫作为肥料不仅富含氮和磷,改善土壤肥力和土壤有机质。 简单来说,只要不是活着的,利用价值就高。 免费的!免费的肥料啊! 云慧双眼放光。 要知道种地种菜最费什么,肥料啊! 不管是大批量的草木灰,还是各种粪便,前期都需要投入,这可是天然免费的! 富含高蛋白的! 云慧心中双手合十,感谢大自然的馈赠。 前期准备工作忙活的热火朝天,这股架势到吸引了很多人观看,看着看着不知不觉间就开始上手了。 哎? 我铲子呢? 哦哦哦,被旁边的人拿走借着挖了。 云慧和沈舒言还有林春生几个人凑在一块商量,看看哪里还有纰漏。 “不如最前方摆上些植株,直接当诱饵”,沈舒言左右巡视一番提出建议。 云慧和林春生都表示赞同,蝗虫嗅觉和视觉都很灵敏,渔网的颜色和土壤差不多,自然要来放一些诱饵。 经过一个下午的忙活,在临近傍晚之时,由远及近就听见嗡嗡声音传来,蝗虫来了!
https://www.ba1zw6.com
第265章 蝗灾(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