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国科技从败家开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十二章 线下的企划(1/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华兴手机m6pro也成为了现在国产手机的标杆。

    甚至许多的数码博主也开始对于这款新产品进行了测评。

    再经过了长时间的体验之后,数码博主也纷纷的发表了自己对于华兴手机m6系列的看法。

    是一款好产品!

    是一款有着瑕疵的产品!

    是一款瑕不掩瑜的产品!

    华兴手机m6pro虽然做了非常多的创新,但是本身的产品在某些方面的确是没有做到极致。

    首先是产品所采用的屏幕是来自于天河微电子的lcd屏幕,屏幕分辨率为1080p水平,屏幕的亮度最高也只有只有450尼特。

    这块屏幕相比于上一代产品的屏幕要差了太多。

    上一代的华兴手机m5pro可是采用的2k分辨率的普夏生产的lcd屏幕,即便是华兴手机m5也是普夏的lcd屏幕。

    夏普屏幕在色彩的精准度上面可是要强于天河微电子的lcd屏幕,同时屏幕亮度也能够达到550尼特的亮度。

    这个瑕疵虽然会影响使用体验,但是在其他的顶尖配置的加持之下,华兴手机屏幕虽然差了一些,但是在体验上面的确是要强于其他的国产品牌。

    至于另外的一个缺陷就是系统的缺陷。

    由于整个手机产品的系统没有在底层完全的适配18比9的屏幕,这也使得部分应用在开启之后会出现突然的应用从16比9延伸成18比9。

    毕竟现在的华兴公司的软件部门无法对于操作系统的底层进行修改,也只能从软件核心的运行层面进行修改。

    这也使得有些应用开启的时候会突然从16比9延伸到18比9,这种延伸是等比例的延伸,却没有进行更为深度的屏幕适配。

    特别是那些相对来说小众的应用软件来说,有时使用的时候字体都会出现拉伸的情况。

    这个缺陷自然是需要让系统的开发公司进行底层适配,才能够让全面屏的设计更加符合消费者的日常使用的习惯。

    至于其他方面,华兴手机m6pro这一次的确是给了网友们非常大的惊喜。

    首先是在性能表现方面!

    新手机不仅能够在最新的游戏之中开启更高画质的体验,同时在长时间的游戏之下手机的温度也依旧是保持着温和的手感。

    同时有专门的网友将目前的腾龙910和果子s8处理器芯片进行了真正同环境下的测试。

    而测试的结果和华兴发布会上面所公布的结果相差无几。

    在cpu性能上面。

    果子s8处理器芯片比腾龙910处理器芯片要强上4%!

    但是在gpu方面,腾龙910处理器芯片确实要比果子s8处理器芯片强上19%。

    在性能方面上面这一次的腾龙910倒是维持住了腾龙在消费者眼中的印象。

    同时在不同负载的测试下更是凸显出了腾龙910处理器芯片的强大,以及华兴公司在芯片优化方面的能力。

    在低负载的情况之下华兴手机m6pro单位功耗只有1.2w,对照目标果子手机8的单位功耗为1.7w水平。

    在观看视频和拍摄相片和视频的情况之下,这种中负载的情况之下华兴手机m6pro单位功耗只有2.5w,但是果子手机8的单位功耗已经来到了3.4w。

    在高清画质高负载下的游戏测试中,腾龙910处理器芯片的单位功耗只有4.8w的水平,同时在半个小时的游戏之中芯片的温度上升也只有6.5度。

    果子s8处理器芯片在高负载情况之下的单位功耗直接来到了6.4w的水平,在半個小时的测试之中温度上升了9.2度。

    这种测试模型也让网友们意识到了腾龙910不仅仅是在性能上面有着非常强大的实力。

    同时在芯片的功耗上面也是如同林云所说的一般“遥遥领先”同行。

    而在五小时续航测试模型之中,华兴手机m6pro采用的是4000毫安的电池,果子手机8则是采用的3150毫安的电池。

    在经过五小时的测试之后,果子手机8的电池容量只剩下最后的2%。

    而华兴手机m6pro在顺利的进行了测试之后电池容量还剩下41%。

    除了在处理器性能和功耗续航方面的表现外,这一次还测试了两者在影像拍照和摄影方面的体验。

    再经过了详细的测试之后,许多的数码博主对于这一次的华兴手机m6pro只有一个评价。

    降维打击!

    果子手机传感器本身也就只有1/2.7英寸,在传感器的大小方面就已经输给了华兴手机m6pro。

    虽然果子手机这一次在算法上面能够尽可能的还原拍摄出来的相片主体。

    但是华兴手机m6pro有着专门的拍照算法加持,能够使得拍摄出来的照片更具有美感,会通过不让人察觉的锐化来提升画质感。

    同时在拍摄人像方面更是具有得天独到的优势,配合着双镜头和计算影像的算法实现虚化人像的拍照。
第五十二章 线下的企划(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