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风起明末三万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七十章 离去(2/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末将不敢乞求原谅,只希望大王看在末将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的份上,留末将一命。”

    “哼!”

    张献忠转身坐在太师椅上,闭目不语。

    杨晓峰依旧保持着躬身的态度,显得很是诚恳。

    过了一会儿,张献忠才睁开虎目,冷漠道,

    “把你做的腌臜事说来听听,我再决定是否要饶了你。”

    杨晓峰这才松了一口气,再次抱拳,

    “大王,末将虽然是叛将,但这些年依旧恪守底线。虽然夺人粮草却不伤人性命。因此要说腌臜事,也就这个而已。”

    “哦?”

    张献忠再次打量了他两眼,却见其抬头挺胸,问心无愧,不由点了点头,

    “果真如此?”

    “当然!大王可以亲自去看,我所负责的泰安,万丰地区如今百姓对义军甚是认可,视为亲人。”

    “好!既然你能恪守底线,那这事就此揭过。”

    “大王信我?”

    “信!因为你不敢骗我!”

    杨晓峰不由露出苦笑。

    他看着张献忠一步步的壮大起来,也正因此才明白只有跟着他,才能活下来。

    “既然你曾经和陆翊他们是一伙的,那就说说看,他们现在在哪里?”

    “主天山!大王,他们现在在主天山!”

    主天山,绥德县薛家河镇最高的山峰,位于米脂的东南面一百多里处,到绥德的距离与米脂相差无几。

    张献忠顿时疑惑了,

    “他们不跑远点,去那里干嘛?”

    “大王,不瞒您说,他们打算去投奔王自用!他们之前就已经与王自用商量好了,只要他们过去,就是王自用三十六营中的一个!”

    “投靠王自用吗?亏他们想的出来!真以为王自用能保住他们!”

    张献忠冷笑连连,刚要再次开口,突然,张献忠瞬间站了起来,脸上竟然露出惊喜的表情。

    “好!好啊!投靠的好啊!没想到刚想打瞌睡就有人送来枕头!”

    杨晓峰也是被张献忠一惊一乍的吓了一跳,

    “大王!您怎么了?”

    张献忠却不理他,而是朝着门外怒吼一声,

    “来人!”

    “大王!有何吩咐!”

    在门外久候多时的李海涛立刻走了进来。

    “明天带上两千名兄弟前往薛家河镇的主天山将陆翊他们给我困在山上!记住,没我命令谁也不许进攻,也不能让他们跑了!”

    李海涛虽然不明白张献忠想干什么,但他依旧认真执行命令,

    “诺!”

    随着李海涛的离开,次日两千名义军离开了米脂。

    张献忠这才豪爽的笑道,

    “别的不多说!欢迎回来!”

    杨晓峰愣了一下,随后眼神微红,有些激动道,

    “多谢大王!末将必将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扶起杨晓峰,张献忠拍了拍他的肩膀,

    “这两天好好休息一下,后面有你出场的时候!”

    “诺!”

    杨晓峰刚要离开,却又立刻掉头道,

    “大王,我的部众已经聚集在城外,请大王统一指挥!”

    张献忠哑然失笑,

    “好!那我收下了!”

    ……

    枕着双臂,张献忠行走在前往武府的小径上。

    如今内忧已除,而外患将至,张献忠明白自己虽然已经很低调,但这几天的风头依旧是有些过甚,那三边总督杨鹤只要稍微正常点就肯定不会放过自己,而如今有一个办法就是李代桃僵!

    而这个办法的关键就应在陆翊等人身上了。

    当张献忠回到武府后院的时候已经是飞雪连天,鹅毛大雪覆盖在张献忠的毡帽上将他的脸冻的微微发红。

    如今武家已经名存实亡,武兆丰和武胤父子在张献忠离开的期间早已被审判行刑,家财被掠夺殆尽,其余的家眷也已经被遣散回家,偌大的府邸除了护卫张献忠的士兵,就只剩下寥寥几人。

    花园小径,雪花飘飘,那道路的尽头,两个小人儿提着灯笼笼罩在微光中。

    张献忠的影子才从飞雪中缓缓出现,

    “叔叔!你回来了!”

    一道穿着粉色小棉袄的身影已经冲过来紧紧保住他的双腿。

    替小身影抹去那头上的积雪,张献忠露出温馨的笑容,

    “晨曦!天气这么冷,怎么不在屋子里休息啊!”

    “叔叔,晨曦在等你回来吃晚饭!”

    张献忠笑了一笑,一股暖意在心中流过,也许是因为自己是她如今唯一的亲人了吧。

    轻轻的捏了捏沐晨曦的小鼻子,张献忠将她抱了起来,向着前面走去。

    “定国,晨曦还小,你怎么也陪着她胡闹?”

    李定国看到这温馨的一幕,不知为何突然有一种家的感觉,张献忠虽然没有将他们收为义子义女,但他的行为却处处透漏着父亲的关怀。

    揉了揉有些触动的眼球,李定国紧跟在张献忠的旁边憨笑了一下,

    “晨曦妹妹很懂事,他知道大王这一路辛苦了,所以想给大王一个惊喜。定国怎么好意思阻拦!”

    沐晨曦眨了眨眼睛,朝着李定国笑道,

    “定国哥哥,谢谢你!”

    听到两人的对话,张献忠仰头大笑了起来,

    “走,一起回去!”

    回到房间,一道穿着白色羊毛衫的倩影正静静的站在桌前等候着他,不知是雪白了她,还是她染白了雪,那恬静的微笑仿佛家中的妻子一般,让他的心感受到温暖。

    轻轻放下沐晨曦,张献忠缓缓走到她的面前,有些踌躇,也有些不好意思道,

    “你怎么来了?”

    “因为你回来了啊。”

    简单的话,却是最温暖的告白。

    伸出手轻轻揽住她,张献忠将她抱在怀里,

    “嫣然,让你担心了。”

    靠在张献忠的怀里,李嫣然轻微摇了摇头,

    “回来就好。嫣然好想你!”

    旁边的沐晨曦看到张献忠被霸占气的脸蛋圆鼓鼓的,但可惜李定国已经死死的捂住了她的嘴巴,就怕她打扰了两人的好事。

    “撕!”

    李定国的眼角默默的流下泪水,因为他被沐晨曦咬了……

    晚饭过后。

    雪夜纷飞。

    送李嫣然回去的小路上,两人享受难得的相处时光。

    不知要说什么,也不知道应该怎么说,最终张献忠还是决定先开口。

    “我暂时要离开一段时间。”

    虽然明知道这一天迟早要到来,但李嫣然依旧是有些难过。

    “为什么不带上我?”

    张献忠沉默片刻,抬头看向远方的天空,

    “一路风雨,祸福难料。我不希望你受到伤害。而且这条路太崎岖,太凶险,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我不想你陪着我一起吃苦。”

    搂住他的腰,李嫣然紧紧靠在他的背上,

    “我不在乎。”

    握住柔荑,轻轻的放在嘴边,问了一下,

    “但我在乎。如果你出现任何意外,那我将后悔终生。在米脂,我会留下足够的后手,足够保证你平安。”

    “那你什么时候回来?”

    面对这个问题,张献忠反而笑了,转身抱住她,将她玲珑有致的身躯抱在怀里,

    “有机会我就会回来!傻瓜!你是我的人,这辈子都跑不掉。”

    四目相对间,只剩下柔情。

    ……

    次日。

    李继伟带人将那一百多名欺压百姓的士兵斩首示众。

    李海涛与马护带着两千人去主天山围困陆翊与张怀忠的队伍。

    袁明清和杨晓峰则去收编杨晓峰带来的队伍。

    张献忠与李嫣然骑着马儿朝着米脂城北的万佛洞而去,两人身后跟着李定国与沐晨曦两个跟屁虫。

    万佛洞位于米脂城北十六里处的沙家沟村,整座石窟沿悬崖峭壁搭建,共有29个石窟,上万尊佛,充满了历史的沧桑与岁月的蹉跎。

    据史料记载,其由宋代开凿至明代方才完成,以山之险峻,立佛之宏愿。

    来到山门,将近七八十度的青石阶梯映入眼帘,险峻巍峨,可想而知。

    负责看护这里的老和尚看见有人靠近,上前行礼。

    “大师!不知可否带我们一观?”

    张献忠与李嫣然同时朝着僧人行了一礼。

    “施主请!”

    “不知大师如何称呼?”

    “贫僧广元!”

    踏上阶梯,两人在广元大师的讲解下参观这里的佛像。

    “这尊观音尊者建于宋代时期,当时……”

    “这尊珈蓝尊者刻于元末时期,当时一名将军……”

    “这尊关王刻于本朝初年,由一对夫妇出银所凿……”

    每一尊佛像都是一段历史,每一个洞窟都是一段过去的岁月,万佛洞雕琢的是佛,但记录的却是岁月的变迁。

    不知不觉,已到午时。

    而广元大师也将最后的佛介绍完成。

    由于万佛洞临山而建,显然并不像少林等有自己的厨房等建筑,因此张献忠与李嫣然并未过多打扰,只是临走前也进行捐赠了一番。

    “不知施主想凿一位什么佛?”

    张献忠紧紧握住李嫣然的柔荑,笑了一下,“金童玉女!”

    李嫣然闻言娇羞了一下。

    广元大师却并不惊讶,而是继续问道,

    “施主是否愿意留下名号,以让后人知晓此佛何人所凿!”

    一般人都会选择隐瞒,但张献忠却偏偏不是一般人。

    “大师,就写血魂军张献忠与爱妻李嫣然所赠!”

    此话一出,广元大师这才大吃一惊的上下打量了张献忠两眼。

    如今米脂被反贼攻占的事情米脂之人早已知晓,而血魂军的鼎鼎大名亦是如雷贯耳,广元没想到眼前的竟然是血魂军的张献忠。

    “阿弥陀佛!施主功德无量!”

    “哈哈哈!大师,我是不是功德无量我不知道。我只知道左手鲜血,右手屠刀,心中自有一股浩然气,无愧天地,无愧鬼神,更无愧于心!”

    言罢,带着李嫣然转身离去。

    广元大师不禁感叹,

    “奇人啊!”

    后来,万佛洞中多了一对雕琢精美的金童玉女,但其旁边的署名竟然只有xxx与爱妻李嫣然所赠。

    直到多年后李嫣然母仪天下,所有人才恍然大悟,原来那三个字是:张献忠。

    青山绿水,川流不息。

    今天是秋季难得的大晴天,早上出门时李嫣然悄然褪去身上的大花袄,穿上了略微带点清新色彩的飘逸粉色裙玦。

    玲珑有致的身材,动人心魄的脸庞,暖阳下娇羞艳丽的表情,每一样都楚楚动人。

    河边树林后的山坡上,寒酥在秋日的暖阳下缓缓消散,赶走李定国与沐晨曦两个跟屁虫,张献忠与李嫣然漫步于河滩之上。

    许是知道张献忠即将离开,李嫣然倍加珍惜与他相处的日子,依偎在他的身旁,感受着他强有力的臂膀。

    “张哥,你爱嫣然吗?”

    眉目传情,眼眸中流转的真情令张献忠怦然心动。

    闻着李嫣然那幽兰般的体香,他那粗糙的大手在她俊俏的脸庞上轻轻拂过,

    “爱!嫣然是献忠最爱的女子!”

    李嫣然嫣然一笑,露出幸福的神色,她早已经成年,更知道男女之事,但此刻依旧心旌摇曳,不觉间已经搂住了他的颈脖。

    张献忠轻搂细腰,感受着李嫣然独有的柔情,轻轻的低下了头,含住那粉嫩的温热。

    水流依旧,凉意森森,一道微风吹过,掀起女子那柔顺的秀发,也吹过男子那刚毅的脸庞。

    热情似火的男女在这河畔之上,在时光的流逝中感受着彼此的依依不舍,不知多久,也不知何时,那初恋的男女才悄然分开。

    粉色的裙玦在修长玉腿的带动下翩翩起舞,于河岸边舞出独属于一人的风光,沉鱼落雁般的容颜在暖阳下展露出无限的痴情,凤凰于飞,如梦如幻。

    一条红裙遮住了他的眼帘,一道身影直勾勾的出现在他的面前。

    “嫣然,我!”

    一道温热的红唇盖住了他的声音,一条束腰的丝带在微风中缓缓落下,一具绝美的娇躯落在了他的怀中。

    “张哥,我爱你。”

    白绫血色漫漫,黄沙百战不归。

    那一天,张献忠终于成为了男人。

    ……

    米脂。

    黄昏落日。

    张献忠抱着李嫣然坐在枣红马回到了城中。

    娇羞的容颜此刻娇艳欲滴,宛若凤凰涅槃。

    “大王!官兵半年前已经过了银川驿,正朝米脂而来!”

    袁明清看着春风满面的男女心中甚是欣慰,作为过来人,他怎么可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所以他此刻脸上笑出了花。

    李嫣然娇羞的将头藏在张献忠的怀里,拒绝面对袁明清调侃的眼神。

    张献忠倒是很坦然的抱着她,享受着她的柔软,“东西准备好了吗?”

    “都准备好了!分成了一大一小两份。按照大王的吩咐放在不同地方!”

    “人呢?”

    “也已经安排好了,都放到乡亲们的家里。”

    “好!今晚我们就离开!我先送嫣然回家!你们在城外等我!”

    “诺!”

    从城门到嫣然客栈的路很长,但路终究有尽头,哪怕张献忠依依不舍,但依旧无法阻止。

    一路上,两人并没有多说什么话,而是紧紧靠着彼此享受着那一份对方的存在。

    直到门前,枣红马才停了下来。

    横抱着身体略有不适的李嫣然回到客栈内,在张秀娥和李秋生诧异的眼神中,径直将李嫣然送回了房间。

    临走之前,又是深情的吻别,直到娇喘吁吁,才放开了彼此。

    “我走了!”

    “嗯。”

    “我会很快回来的!”

    “嫣然等你!”

    依依不舍的离开房间,张献忠第一次体会到什么叫美色蚀骨。

    若不是情况不允许,他甚至想从此君王不早朝了。

    来到屋外,看到张秀娥和李秋生还愣在原地,张献忠一脸正色的拱手弯腰,

    “岳母大人,李老先生。献忠与嫣然已私定终生,请务必成全我们!”

    张秀娥虽然心中早有预料,但没想到事情来的这么快,不由叹了一口气,不过血魂军这些日子在城中的所为她倒是知晓,端的上正义之师这四个字,因此她也不怎么反对这事。况且两人生米已经煮成熟饭,她又能怎么办。

    而李秋生本就对张献忠略有好感,在心中也认为张献忠未来是有大作为的人,因此也不反对,而是从怀中掏出一对雕琢精美的翡翠龙凤玉佩。

    “本想在丫头出嫁的时候交给她。如今,给你了!”

    张献忠接过龙形玉佩藏在怀里,对着李秋生与张秀娥再次鞠躬,这才离开客栈。

    离开客栈后张献忠并没有直接去城门,而是去了一趟地牢。

    “张兄,你要走了吗?”

    杨森见到张献忠再次前来,明白是分别的时候到了。

    “嗯!米脂就麻烦杨兄和杨大人了!”

    杨文山放下手中的笔,侧头问道,

    “如今的米脂,还是朝廷的米脂吗?”

    张献忠顿时笑了,而是肯定道,

    “是米脂人的米脂。杨大人,外面阳光甚好,你也该出去看看这崭新的米脂了。”

    杨大人正色道,

    “老夫倒要看看你所谓崭新的米脂,到底是个什么样子!”

    整理了下衣冠,杨大人随着两人走出了地牢。

    千里送行,终须一别。

    张献忠转身对着两人拱手抱拳,“两位,告辞!再过去被人看到了终究不好!”

    迎着夕阳,杨文山恭敬的对着张献忠拜了一礼,

    “老夫替米脂百姓,感谢大王!”

    “不必多礼!后面就麻烦杨大人了。如今没了掣肘,我相信杨大人一定可以带领米脂百姓活下去!”

    “岂敢岂敢!自当尽力而为!”

    “杨兄,告辞!”

    “告辞!”

    夕阳西下,张献忠带着灿烂的笑容,慢慢步入那金色的余晖中。

    “张兄,我们什么时候再见面?”

    不知为何,杨森突然就想问这个问题,于是他大声的喊了出来。

    那夕阳里,传来了一句话,

    “山海自有归期,风雨自有相逢!”

    杨文山闻言,叹道,

    “英雄啊!”

    杨森也是笑了一笑,

    “是啊!真英雄也!”

    摊开手,杨森的手掌心出现了一张纸,上面写着一个地点。

    “爹!我们去看看他到底给我们留下了多少财富,还有他说的朗朗乾坤到底是什么样子!”

    ……

    米脂东门。

    “兄弟们!走咯!”

    张献忠乘坐枣红马,率领剩余的两千人马,离开了米脂。

    一个时辰后,朱国相与刘广生的人马出现在米脂门口,并顺利的接管了米脂。

    至此,张献忠再次变成了流寇,也成为了朝廷在陕北的第一目标。

    ……

    公元1630年,深秋。

    张献忠率四千五百人马离开米脂,开始了闻名后世的流窜之旅。

    其原先两千人的血魂军嫡系扩充到了四千人,其中一战老兵两千五百人,二战老兵一千人,还有五百是从杨晓峰处收编而来的新兵。

    同时还有未满编神弓营五百人,五十人的越岭翻山小队,总计人数约四千六百人,虽不及起义之初的两万人,但战力却不可相提并论。

    另外,跟随其起义的老弱妇孺等人已通过一系列的手段安排到了米脂之中,只待杨文山组织他们再行生产,即可在这灾年中活下来。

    没有多余的苛捐杂税,没有欺压百姓的贪官污吏,没有乡绅地主的压迫,靠着张献忠留下的大量钱粮,米脂成为了陕北的最后一块净土。

    然而若以为米脂软弱可欺那就想错了,因为张献忠离开的时候除了留下大量的钱粮,还留下了约五百名一战中重伤的老兵,这些缺胳膊少腿的人在后来成为了米脂的官差衙役,若有流寇侵犯米脂,他们可不会手下留情!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