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我为天下师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26章 谁赞同,谁反对?(1/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126章谁赞同,谁反对?

    蒋用文深谙太医看病的精髓,因为太医诊治的病人通常都身份极贵,帮他们看病实际上还是比较要命的,所以说话一定得非常小心才行。

    比如现在朱标的病情,蒋用文是万万不敢打包票的,不然以后出了岔子自己也得搭进去。

    朱元璋问起,他就先整一堆医术名词把朱元璋整懵,最后给个含糊其辞的诊断,诸如或可见效,可重可轻这般云云。

    朱元璋早已习惯太医们这种套路,他不在乎太医说了什么,他只在乎结果:“好好给太子诊治,朕不想太子日日咳嗽,你尽早医好朕就给你记上一功。”

    听到这番话,蒋用文额头冒汗,他领会到了朱元璋没说出口的下半句话,那就是治不好的话那就要记过了,而让朱元璋记过那一定是件很恐怖的事情。

    蒋用文连忙应是,随后便忐忑的回了太医院,朱标这情况他要和其他太医们好好研究研究。

    而朱标自觉身体不适,旋即也就告退了,朱元璋独坐宫殿当中,总觉心情不爽利。

    今日朱标回京,本应该是好事,但是被朱樉这个混账闹的事情一搅和,他就什么心情都没有了,后面朱标又病疾缠身让他忧心,就没一件开心事儿。

    这会儿,朱元璋也开始考虑起朱樉的事情了,究竟该如何处理朱樉,这是个问题,朱标的看法是剥夺朱樉王位,由秦王世子朱尚炳继承。

    这个惩罚明面上看起来确实已经很重了,毕竟连王位都没了。

    但实际上却又不会太过委屈朱樉,名义归名义,即便朱尚炳当了秦王,他还能不听朱樉这个老子的话?

    没了秦王的名头,朱樉也依然是实质上的秦王,他原本如何现在就还是如何,没有任何改变。

    如此也算是对这个事情的两全之法了,百姓那边勉强给了个看得过去的交代,多少是能安抚民心了。

    而朱樉这边也以此做警告,但终究还是没让他吃什么苦头。

    朱元璋今日虽怒,还和朱标对朱樉来了一出混合双打,但亲儿子就是亲儿子,别说偿命了,就是让朱樉真的吃点大苦头,朱元璋实际上也舍不得。

    想来想去,这事儿还是按照朱标的提议去办最为合适。

    随后朱元璋就提笔写下一篇《敕秦王书》,书中多番列举朱樉兽行,不仅进行了义正辞严的批评,也表达了自己同时作为父亲和皇帝对秦王的愤怒和失望,最后再给出对朱樉的处理意见,剥夺朱樉王位,由世子朱尚炳继承。

    朱元璋写完,便沉着脸唤来自己的贴身老太监:“你持着此封旨令去一趟西安府,让官府召集百姓之后,伱当众进行宣读。”

    这朱家的事情不好走朝廷的体系,最终还是让太监持皇命去办了。

    吩咐完这件事情后,朱元璋无奈的叹了口气,等今年过去了,也该把朱樉这个混账放回去了,他只希望今日的结果能令西安百姓怨消恨解了。

    不过就算百姓仍然有怨那也无妨,朱家两父子在迁都这个事情上还是取得一致了,确定了迁都西安府,秦王更换封地这个事情也就要提上日程。

    西安百姓对朱樉再有怨气,等到朱樉走了,也就不了了之。

    当朱樉得知这最后的结果时候,他松了口气的同时,心里却是不太爽的,剥夺王位虽然并不会让他经受实际的影响,但这对他而言却不啻于一种耻辱。
第126章 谁赞同,谁反对?(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